第二十二章 除夕下(2 / 2)

在原本的历史上,二十多年后,清朝定南王孔有德被南明的李定国部围困在桂林,兵败将死之际,他发出感叹,大概意思是:并非一心做贼,只是误入军中,身不由己。

根据登州府志的记载,鞭笞偷鸡小卒之后,全军哗然。他们多数人是为吃粮而当兵,普遍心态是“我们为朝廷卖命,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吃你几只鸡怎么了?”在这种情况下,先前被孙元化派去买马但亏空的李九成,利用士卒的怨气,“劫孔有德叛乱”。

不过现在他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一条路走到黑。

但不同于此刻宴会上这些大头兵,他是明白现在朝廷的局势的。

大明虽然衰弱,但还是一个他只能仰望的巨人,这个巨人虽然病入膏肓,但仍然有一指头将他碾死的能力。

所以看似现在他的形势一片大好,但实则在争分夺秒的与时间赛跑。

他必须要在朝廷派遣大军围剿之前,攻下莱州,这样才有与朝廷谈判的资格。

才有机会成为一个割据山东,听调不听宣的军阀头子。

但进攻登州之前他派遣斥候去莱州侦查过,莱州绝对是一块难以下咽的硬骨头。

所以在一边备战准备进攻的同时,孔有德派遣心腹带着重金去北京贿赂兵部高官,并且尽可能传达自己想要招安的打算。以尽量拖延朝廷派兵围剿的时间。

当然,招安是不可能招安的,除非他已经将莱州吃下,将整个胶东半岛握在手中。

……

姑苏城,梨园。

刑沅正在仔细缝补这手中精致的戏服。

不得不说梨园内的饭菜确实比她曾经在姨妈家还要好得多,虽说只有十岁有余,但几个月来竟然还长高了不少,脸上也比两个月前多挂了一些肉,愈发显得娇俏可爱。

“圆圆,班主叫你。”

“好呢,马上过去。”刑沅放下手中戏服,急匆匆往外走去。

因为和宋安有了三年之约,刘班主便提议刑沅改个化名,这样即便以后从梨园出去之后,只要小心一点,还能以良家女子的身份正常的婚配嫁娶。

因为刑沅本字圆圆,他的姨父又姓陈,所以她抱着一丝小小的报复的念头,便将自己的化名改做了陈圆圆。

除夕之夜,梨园有一出盛大的昆戏,许多达官贵人都会拖家带口的来观看,所以整个梨园上下忙成了一团。

因为刑沅年纪太小,还不能上台,只能帮忙做些打杂的活计。

此刻走到厅外,看着天上的月亮,她忽然莫名其妙想到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那个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容,从容做着任何事情,说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男人,不知道现在又在做什么?

想起前几日刘班主让他化名时,说出三年之后、婚配嫁娶之类的词,她的小脸不由红了红,然后暗自啐了自己一口。

“圆圆姑娘,还没过去呢。”

“来了来了。”远处阿材的声音传入耳中,刑沅连忙用手拍了拍自己脸蛋,大声回道,然后脚步匆匆地往梨园深处走去。

她的身后隐隐还能听到今夜要上台的几个伶人正在抓紧时间排练着唱词: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

伴随着1631年的落幕,大明更加坎坷的1632年即将隆重登场。

此刻,秦淮河的两岸“倚窗丝幛,十里珠帘”,河上画舫凌波,灯影璀璨。

而千里之外的莱州,却像是一头潜伏在黑暗中沉默的巨兽,磨砺尖牙,正在静静等待着一场即将来临的死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