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国本之争新赛季(求收藏追读)(2 / 2)

“母妃,回屋平复一下,无需担忧。”

也该对她做点心理建设,后面的争斗恐怕更刺激。

只不过他的对手其实既不是这些太监宫女,更不是郑贵妃母子,而是朱翊钧本人。

也不知他爹大明宅宗现在在做什么。

朱常洛对自己父亲的印象很模糊。

上一次见到他,似乎是被带到几位阁臣里,演了一出父慈子孝,打消朝臣关于皇帝有意废长立幼的猜疑。

那还是十年以前的事,那时候记忆里的几個老阁臣现在都不在朝了。

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的陈矩以前推荐了王安来给他伴读,现在又让那邹义来传口信,这事值得玩味。

还有内阁大臣们。

现在的首辅赵志皋,据说病瘫在家;次辅沈一贯,实则一人当值担着诸多政事。

对皇帝今天的口谕,他们又是什么反应?

……

文渊阁的正殿里,沈一贯看着面前默记下来的口谕,抬头望向正厅里悬挂的夫子像时满脸都是愁容:如今的阁臣,狗都不做!

【朕仰承天眷祖德,赐生元子及诸皇子,前屡旨明白。去岁以来,卿等数揭上请。以其元子册立冠婚之礼重典,且原所居之宫狭小,已将慈庆宫葺饰以备移居。】

【昨该监已工完,兹大典可挨次举。其分封诸王,悉照前旨行。卿等宜体朕意,撰敕谕礼部择日具仪来闻。】

有口谕又怎么样?

撰了敕文,皇帝还不是能用出不报大法,继续拖下去。

皇帝不是第一次失信于天下了!

申时行因为最初那一轮的国本之争最终下台了,王家屏只待了数月也离开。

王锡爵养望半生,回朝之后就因“三王并封”之争身败名裂黯然离场。

到赵志皋接任,国本之争仿佛成了他碰都不敢碰的话题,这才被讥为柔而懦、无识无才无局无量的四无首辅。

如今更是病瘫在家,终日里就是按时请辞,大小事都装糊涂。

“再去赵阁老府上催催。”

沈一贯吩咐了一个中书舍人。

皇帝让撰敕,以他的文才这倒很容易。赵志皋若无意见,也署了名,就可以呈上去了。

陛下既有口谕,内阁若不及时推动,那么科道言官、大小群臣又将集体冲阁臣了。

不能奈何皇帝,还奈何不了你们?

位置让了,我们来!

但如果没得到朱批、报出来,沈一贯万万不敢现在就让礼部知道。

这位置,谁坐谁苦。

他叹了口气,又提起笔来。

自己要摘出去,显得十分重视此事。

这位置,毕竟也香。

【臣惟皇长子册立冠婚……】

文渊阁里安静得很。

国本看似大事,但这则圣谕,并不能立刻掀起轩然大波。

大明各路英雄好汉,暂不知道国本之争开了新赛季。

景阳宫后殿的书房里,朱常洛也在写字。

【贤良遇度要根基,九阙卷内证皇极。】

【不是个中先天数,难入龙华续祖机。】

王安看着朱常洛继续习练书法的九莲经文,想起了被九莲菩萨托梦赐经的李太后。

“殿下……用这经文习字是?”

皇帝已经降下口谕,王安的声音大了一些。

他本人的书法造诣也可以,看得出来皇长子临摹的还是皇帝的笔法。

朱常洛手上没停,只是恰好念出刚抄到的文字:“妙难量,泄露了后天图像!”

他临此世之前的职分,放在如今来讲,不过区区一县幕僚师爷。

可十七载勤学,十五载历练,遍观中外,精研政要,如今更是命定为皇,难道再等二十年、做一个月的光宗?

后天图像里,大明国祚已经在进入倒计时。

后世有一语:明实亡于万历。

其后女真入主,固步自封。

倒不是说朱家就更好。但朱常洛托身到了朱家,既有个中先天命数,何妨早续祖龙功业,让大明更伟更大、光宗耀明?

总比造反坐皇位难度低一点。

属于他的赛季,版本更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