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抓住这个人!(2 / 2)

第三道疏,大高玄殿和龙舟比三殿三门还重要?楚蜀剩余大木,修了大高玄殿,仅仅先把三门重建起来就不够了,库积之银修了龙舟哪还够办其他事?

三殿三门,朝廷象征!

大高玄殿和龙舟,那是什么玩意?也配排在这么重要的事前面?

第四道疏,感慨于时事,谏言理财之常慎者八:严义利之办、明一体之谊、通家国之理、存敬畏之心、识修省之要、广视听之益、谨安危之机、改苛敛之失。

还有用人当慎者七:矿税之使当撤、被逮之臣常原、抚臣之任当专、选取之命当下、迁谪之臣当用、告灾之救当行、辅相之求当急。

这第四道疏,属于对朝政整体上的建议,说虚很虚,说实也有实事。

王德完知道皇帝大概会不管不问,了不起回个知道了,但他想说。

因为他不知道那第五道疏会引起什么后果,那么一到任就谏言这么多实事,尤其第四道疏忧国忧民之言,必定是天下传颂,直名更盛。

本该是朝会的朔日,自然仍旧不上朝。

沈一贯看着淹没到内阁的题本,听通政使司那边传信过来今天的奏本数量,还有各种不知内容的密揭、大张旗鼓的揭帖,只感觉到心惊胆颤。

这时,又有中书舍人送来一张纸:“阁老,承天门外揭帖……”

沈一贯看完心都凉了。

端午节就快到了,难道就不能让皇帝先安生过个节、心情好一点再开火?

入夜,新修好的乾清宫里,朱翊钧看着面前数量夸张的奏本、题本、揭帖。

每天总还要花点时间,看看国事。

但听田义在那念着摘要,朱翊钧渐渐气得青筋直冒。

“湖广巡按王立贤奏劾陈奉命千户谢应魁等剥削商民……”

“锦衣卫经历钱一鹗极言陈奉、程守训、孙朝等酷虐……”

“直隶巡按应朝卿劾陈奉擅立拦江税厂阻绝引盐诈害各商……”

“凤阳巡抚李三才言矿税烦兴万民失业……”

朱翊钧嘴角抽动,低声说着:“反了天了……反了天了……”

户部说没钱,怎么京里京外的大小官员突然像约好了一样,如此集中地弹劾他派出去征税开源的这些矿监税使?

就连锦衣卫里也有人胳膊肘往外拐?

田义又拿了一个奏本,抬头看了一眼皇帝,而后说道:“工科都给事中王德完……”

“又是他?”朱翊钧火一冒,“才刚刚起用他,今天这是第几本了?”

“回陛下,第五本。”田义停顿一下,又说,“是揭帖。”

所谓揭帖,那就是公开的,只怕其余地方也贴了几份。

朱翊钧咬了咬牙:“朕倒要看看,他又要如何公忠体国勤于职分!”

田义平复了一下心情,做好跪下的准备。

“臣王德完万死谏言:天子与后,犹天地日月阴阳父母。地与天并位,天不交地则乾坤毁;月与日并明,日不丽月则昼夜息;阴与阳并行,阴阳不顺则寒暑愆;母与父并配,父不顾母则家道索。”

“皇上万国之父也,中宫万国之母也。皇上聪明天纵仁爱性生,中宫夙称优渥。然臣甫入京,道路喧传,咸谓中宫役使仅得数人,忧郁数亲药饵,危不自保。臣不胜惊悚……”

朱翊钧果然暴怒:“反了天了!反了天了!宫禁私事,他也敢妄议?!”

皇帝不宠皇后,怎么了?

居然说皇后危不自保……

“快!”朱翊钧情绪爆炸,“抓住这个人,别让他跑喽!”

既然有明确的第一个目标,深夜,缇骑入府。

“奉旨!工科都给事中王德完妄言宫禁是非,大不敬!着拿入诏狱,严询罪由!”

“既知臣必有逆耳忠言,陛下何以又起用臣?”

刚刚走马上任的王德完悲愤不已,还没在京城旧宅睡上一夜就锒铛入狱。

本次任职时长:半天。

注:史上王德完这回还是干了半年多的,这些奏疏是陆续呈上的。但本书中,因为皇长子“作妖”,郑国泰那个请先行冠婚的事件提前,因此做了改动。既是蝴蝶效应,也加快剧情节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