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修真论道大会的由来23(1 / 2)

清源山脉的七大宗门,每隔一百年便会举办一次盛大的“修真论道大会”,这可是七宗最为瞩目的盛事!而太清宗更是连续八届荣获举办此等盛会的殊荣,其实力之强大令人瞠目结舌,心悦诚服。

在上一届的论道大会中,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烈角逐后,八大宗门终于排出了座次。太清宗凭借着其深厚底蕴和卓越实力稳稳占据首位宝座;紧随其后的则是上清宗、玉清宗两派,他们的表现亦是非常出色;太渊宗、靖天剑宗与凤翎阁分列四五六名,各有千秋;最后垫底的是太元门。这场论道不仅是各宗门之间实力比拼的舞台,更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七大宗门的修仙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道法玄妙,切磋技艺。

在大鹏宽阔的脊背上,风姓老者的身旁环绕着一众年轻弟子。他们皆来自太元门,此次行程正是受宗门委托,前往太清宗参与本届“修真论道大会”的首战——“斗法大会”。

风姓老者深知这次任务意义重大,心中始终难以平复。尽管一路走来,他不断地向这些年轻后辈传授修炼之道,并详细解说“斗法大会”的种种情形与需要留意之处,但内心的担忧仍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然而,在众多朝气蓬勃的少年面前,他必须保持镇定自若,绝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他们。

此刻,风姓老者凝视着眼前无垠的云海,思绪渐渐飘远。他暗自思忖着即将到来的挑战与未知,同时也在回忆起往昔的经历。周围的少年们则默默地盘膝而坐,调整气息,静静等待着战斗的来临。整个场面静谧无声,唯有那位刚刚接过定风珠的少年,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青色的光幕,努力维持其稳定大小。

太元门向来注重门徒的质量、而非数量,因此其门人弟子相对较少。然而,秦岭等一众弟子的离奇失踪,却令太元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之中。如今,像蓝衣少年这样仅仅修至四极境中期的年轻弟子,已然成为众多后辈中的佼佼者,而且是同一年龄阶段里修为最为高深的一批人。

此番参与备选的弟子们,他们的修为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其中仅有四名弟子的修为达到了“四级境”中期的水平,余下众人皆停留在四极境初期。要知道,以往各门各派派出参加“斗法大会”的代表弟子,其最起码的修为要求也得是四极境后期。更有一些出类拔萃的精英弟子,甚至已臻至四极境巅峰之境。鉴于此种悬殊的实力差距,太元门本打算弃权、退出这届比赛。但念及七宗的声誉和面子问题,最终还是决定从这些后备弟子中选拔出参赛者。

当风姓老者及其随行人员抵达太清宗时,他们远远地望见了五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宛如仙人的五根手指般矗立于大地之上。这些弟子们在前来的路途中,早已从风师伯那里听闻了太清宗的一些概况,但此刻亲眼目睹这壮丽的景象,仍然感到无比震撼。

太清宗的主峰便是神霄峰,它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海拔高度冠绝群峰。而在它周围还分布着四座相毗邻的附属山峰:青霄峰、紫华峰、碧霄峰以及玉莲峰。其中,神霄峰位于正中,左侧分别是青霄峰与紫华峰,而碧霄峰和玉莲峰则位列右侧。

这五座山峰相互环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状区域,而在它们之间,则镶嵌着一汪广袤无垠的湖泊,湖水清澈如镜,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这片湖泊被命名为“太湖“,仿佛一面碧绿的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给整个太清宗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灵气。

太清宗每一届所举办的“修仙论道大会”,都会选择在他们宗门主峰的神霄峰上隆重举行。这座神霄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其间,仿佛仙境一般。而在神霄峰的顶部,则矗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三清宫”。

这座“三清宫”整体呈现出一种坐北朝南的姿态,它采用了九层塔状楼阁的建筑风格,高达三十三丈之巨!整座塔楼底部的占地面积大约有十亩左右,可以说是相当宽敞宏大。

在神霄峰的山肩上,还环绕着四座精致典雅的殿宇楼阁。这些楼阁之间通过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石梯相互连接起来,最终通向位于山顶的“三清宫”。这四座楼阁分别是太清宗的藏书阁、药阁、器阁以及玄机阁,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使命。

再往下看去,神霄峰的山腰处也环绕着一圈规模宏大的殿宇建筑群。这里便是太清宗弟子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同时也是各个重要事务办公的场所。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

最后,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神霄峰的下方。那里有一片极其广阔且宏伟的广场,这个广场不仅将太清五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更是将辽阔无垠的太湖也完美地融入其中。站在广场之上,人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无与伦比的气势恢宏。

当鹏鸟那庞大的身躯缓缓降落在太湖边的广场之上时,曾经那双翅展开足以遮蔽天空的巨物,此刻却宛如一艘小船落入了浩渺无垠的湖泊之中,显得无比渺小。就在元麟等众人仍沉浸在这惊人一幕带来的震撼之时,太清宗负责接待的长老和一众弟子们已然快步上前,迎了过来。

“风冠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只见一名身着墨绿色道袍、仙风道骨的老者率领着几位朝气蓬勃的年轻弟子含笑走来。

风冠定睛一看,顿时喜出望外:“原来是端木兄弟,百载光阴转瞬即逝,你依然是风度翩翩啊!”他已经认出眼前迎接他们之人,正是当年与他一同闯荡江湖、结下深厚情谊的端木宏。想不到此番前来太清宗,竟能遇上旧日好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亲切之感。

然而,转念间他又暗自思忖道:想必是本门掌教大师兄事先已将我方宗门派出的代表详情告知了太清宗,所以他们才能做出如此有针对性的安排吧。这样看来,太清宗对此事早有准备,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风兄风采依旧啊!此番风兄千里迢迢,不辞辛劳而来,一路风尘,想必定是疲惫至极。不如让贵派弟子先稍作歇息,待他们养精蓄锐之后,再与我一同去拜见掌教师兄,您看这样如何?”端木宏望着他身后那一群面容憔悴的弟子,言辞恳切地说道。

“那就有劳端木兄了。”风冠转头看向身后众弟子,发现他们一个个面露疲态,心知操纵定风珠需耗费甚多真元法力,此等修炼法门实非易事,这些弟子的确急需好生休憩一番。如此一来,与太清宗掌教会面之事,由自己单独前往即可,当务之急还是得先妥善安置好门下弟子才行。

“这边请。”端木宏领先一步,在前方带路,并沿途介绍道:“此次我们为太元门准备下榻之处,乃是我派的玉莲峰,此处有本教派内声名远扬的名胜景致——净莲池。这净莲池中种植的各色莲花,终年如夏花绽放,香远益清,美不胜收;其景令人心旷神怡。各位若是得空,不妨漫步其湖水间,尽情观赏......”

端木宏为人十分健谈。他首先详细描述了玉莲峰上如诗如画的众多美景名胜,还有那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接着逐一介绍了其他五座山峰各自独特的风貌特征,并且明确指出哪些区域准许大家参观游历,哪些地方属于危险地带或者禁地范畴等。

紧接着,他还仔细说明了六大宗派各自的居住之所,同时强调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提到太清门的门规可能与六派存在不同之处,以及相应的忌讳习俗等;最后,端木宏简要概述了本次修真论道大会的大致情形,并向每人发放了一册薄薄的本子。

元麟等人翻阅之后惊讶地发现,这本小册子里所记录的绝大多数信息,端木宏之前其实都已提及,但它比口头叙述多出了许多细微末节,显得更为详实周全。

待到一切安排妥当,将众弟子的居处分配完毕之后,风冠便随同端木宏一同前去拜见太清宗的掌教真人。而其余的弟子们,则纷纷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盘膝静坐,闭目养神,以调养身心。毕竟,后天便是斗法大会正式开幕之时,众人皆需全力以赴,调整至最佳状态,来迎接即将到来的重重考验与挑战。

在太元门的宿处内,元麟静静地坐在床边,手中拿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眼神专注地凝视着书页上的文字。他的思绪却早已飘回到了不久前与风冠师伯的交谈之中。

当时,风冠师伯向他们这些弟子详细介绍了即将举行的“修真论道大会“的相关情况。这个盛会对于他们这些年轻的修行弟子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际遇。

在那遥不可及的太古时期,清源山脉宛如一座资源宝库,吸引着众多修仙者纷至沓来。这片神奇之地充满了浓郁的灵气,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巨人般矗立,茂密的森林覆盖着大地,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而在这片广袤的山脉之中,还藏匿着数不清的神秘洞府和稀世珍宝,这些都是修仙者梦寐以求的修炼资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