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野心(2 / 2)

许承宗说了租金的事,却没有人要,都说地长期荒着也是浪费,有人种的话还可以养地。

山地连在一起到有十来亩,分散到各家其实也没多少,租金就更少了,想到这里许承宗也就没有再推辞。

别人对你好不求回报,那是别人自家的事,但是你不能理所当然的接受,这是做人的原则问题。

许承宗心里暗暗的发誓,以后一切走入正轨了,发达了,也一定不能忘了大家,要带着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滋水古镇依山傍水,民风淳朴,山青水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勤劳,生活就能过得富足。

缺点是可种植的土地很少,而且多为山地。以前的时候人均还能划分到两三亩地,世纪初响应国家号召退耕还林以后,人均不到一亩地,镇上已经好多年没有集体划分土地了,有也是小范围的调整。

以前的时候大家都穷,交通也不方便,绝大部分人没有赚钱的手段和门路,为了生活,大家都在土地里刨食。

小时候许承宗和小伙伴们在村头镇尾玩耍,入眼的是被规整的分割成一块块的农田,里面种满了庄稼,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生机勃勃。

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农产品种植变的产量化,规模化,成熟化,越大规模的种植生产成本越低。

与之相反,农民少量的土地种植,成本也越来越高,买种子,买化肥,还要花费数月的时间去侍弄,收获的粮食还卖不上好价格。

一年到头的忙碌,最后一算,不算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堪堪能收回成本,远不及打工来的划算。

打工虽然辛苦,只要经营的好,总能攒到钱,钱又可以换来衣食住行等大部分的东西。

最后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农田被荒废。少数留在镇上的人,或者有一技之长能够不去打工就能赚钱,或者是身不由己实在走不开的,更多的的是老人和小孩。

许永军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许永军先是喝了一大杯水,然后取出一本半指厚的合同递给许承宗。

“你先看,我简单说一下,普通山林的承包价格是50到200元每亩,年限最高70年。

我们要承包的这个山头有近百亩,山上没有有价值的经济林,地理位置也不是很有优势,再加上你种植为主的经营模式,经过综合考虑,镇上给出了8000每年的承包费用。

条件和责任合同上都有,我主要说四点:

不可以在山上聚众做违法或者对国家安全有害的事情。

不可以私自砍伐山上原有的有价值的林木。

不可以进行破坏性的开发,人为完成的巨大灾害,会追究法律责任。

金、银、煤矿等天然形成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一经发现立即上报,不得私自开发。

我的意向是承包20到30年,具体还要看你怎么决定。

这份合同一式三份,你仔细看了以后,如果没问题的话,明天我们就可以去正式签合同,承包的金额需要一次性付清。”

许承宗一边听父亲说,一边快速的把合同看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最后父子俩商量决定,还是承包30年最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