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开卷(1 / 2)

1997年,对绝大多数国人都是历史性的一年。

这一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很多伟大的人故去,很多厉害的人出生。

对十八线小县城影响最大的,无疑就是港岛回归和卫视上星。

不过对于县城五中来说,最为重大的事情,是他们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卷王。

方心同每天靠跑步和拉琴可以赚2个点,兑换天赋后等于净亏3个。

一个月之内,可保安全无虞。只要能开发新的增长点,自己的气运就会越来越好。

可他现在以为自己找到了“种田”的办法,打算全心全意的作一条“鲶鱼”,丝毫没有考虑“懒鱼”的感受。

从开学的第一天起,五中就有了新的传说。

除了大家知道有个中二少年跳级生之外,还有个在操场上练长跑,一个晚上拉二胡的神经病。

最开始人们还在想:“都到五中了,还摆什么高姿态啊,大家一起躺平不好么?这家伙也就是一时假积极,肯定挺不了两天。”

还有人打赌,若是这个拉二胡的神经病能坚持一周,自己就倒立洗头。

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卷王的自律能力,这王八蛋居然雷打不动的每天拉二胡、练跑步,而且他就是那个跳级生。

“兄弟,你喜欢飘柔还是海飞丝,都不喜欢的话,我这有雕牌,顽固去渍!”

“滚犊子,这才第四天,我就不信他能坚持到第七天。”

“投降输一半,给我洗一周袜子算了。”

晚自习,同桌看方心同又在刷题,还不时的看桌上的手表。“方心同,你老看手表干啥,着急去约会啊?”

他头也没抬,一周了,还没适应这个同桌姐姐的关心。“我看看三十分钟能不能做完物理卷。”

同桌叫高玲玲,正经的90年代文艺青年,热爱文学,喜欢诗歌,钟情摇滚乐。

她一个半小时都不够用,人家三十分钟要刷一张卷子。

为了不显得自己像个废物,高玲玲首先受到了影响,准备放弃席娟的言情,改看席慕蓉的散文集。

班级里的几个旧时代的卷王,也像被谁拧紧了发条,一个个比赛谁熄灯更晚。

月底的摸底考试,谁也不想排在中二少年的后面,关键是他那个发言太恶心人了。

万一成绩不好,自己不就成了自甘堕落,不珍惜机会的傻子。

第五天,方心同照常早起跑步,然后去校园西侧的空地练二胡,背新概念英语范文。

打赌的俩人听见二胡声,一个蒙紧了脑袋,一个露出得意的笑容。

真是一个美妙的清晨。

-----------------

高三的新课已经学完,剩下一整年的时间被划分为“基础复习”、“总复习”、“冲刺”、和“考前周”。

为了让同学们及早适应高三的节奏,周五的时候,班主任组织了小考。

同学们还没进入备考状态呢,看着老师发下的卷子,纷纷哀嚎。

只有方心同沾沾自喜,一副欠揍的样子,好像他天生就喜爱考试一样。

第一堂考的是数学,时间一个半小时。

老师发完了卷子,开始背着手在课桌间溜达,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时不时的在某人身边点点头。

常理来说,两节课的时间,应该至少有一半人答不完题。毕竟大家还没开始考试训练,对于时间的把握还差着火候。

不过当他走到方心同旁边时,居然发现这小子已经写完了选择题。

12道题,一道两分钟,也应该到后半节课才能做完啊,这小子不会是蒙的吧?

也就是这套模考题太辣鸡,进不了名校密卷,要不方心同刷过之后,现在都该写后面的应用题了。

即便是全新的题目,以他变态的专注力和暑假的刷题量,也能写出来答加减法的速度。

老师记下了几个答案,回到讲台,抽出自己写的判例卷子。

“居然全蒙对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