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抗洪减灾(1 / 2)

晚饭后,老于大叔和队长又来了。

公房翻建的事儿妥了,还需要商讨一下书籍购买和课堂管理的事儿。

方心同赶紧下地端茶倒水,显得特会来事儿。

“大叔啊,方案我早准备好了,都在脑袋里。明天我写出来,到时候给你送过去。我现在有个别的事儿,跟你和四哥商量。”

队长还挺惊讶,这孩子还想整啥事儿。现在自己可就是个联络员,不是在早的生产队长了,没啥实权。

“啥事儿啊,小同?”

方心同从书包里找出来一堆剪报,铺在炕上。

“今年这年头不对,雨一直没怎么下,气象局说冷热气团锋面一直在咱们这,松花江估计要涨大水。咱村虽然河套地不多,也至少有一百多垧地。到时候都淹了,各家各户都得损失不少。你们看看,是不是能提前做点准备,该抢收的抢收,该排涝的排涝。”

他对这事儿,真是耿耿于怀。本来老方家已经要经济转好了,连续两年水灾,又把家里拖回了负债状态。

如果能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村里大家伙都能少受点损失,也算是弥补了重生的遗憾。

队长陈四一张张剪报看过去,都是关于气象灾害预测的。越看是越心惊,脸色也越难看。

虽然这队长不是啥干部了,但毕竟也是村民的一份信重。自己任期要出大事儿,估计干不好会被人记一辈子。

“小同啊,这咱村挨着两条河,要是都涨水,至少一百五六十垧地啊。可大水涨上来,排涝也没用啊。”

看队长还没转过来脑筋,他只能继续提醒,“排涝说的是水库,到时候大水一下,不都得鼓开啊!”

于大叔和方爸爸也重视起来,老于家十几亩稻地,要是水库溃坝了,那今年就白忙活了。

“大侄子,这天气预报,能这么准么?不说大水在辽宁那边么,咱这个地方也能涨水?”他是真害怕,辛辛苦苦大半年,要是颗粒无收,下一年就得拉饥荒了。

方心同毕竟岁数小,即便竖了一个小天才的牌子,说话分量也还是不够。

老方不一样,早年在公社任过大队长,颇有一点威望。他心里合计了一阵,得出了结论。

“不管会不会涨大水,咱修水库溢洪道肯定没错。要是看着大雨不停,淹也是光淹下河套这点旱田,大家还有口吃的。”

方心同还有个招,就是在暴雨来临之前,把青杆玉米收了,做成青储饲料。可惜这个需要钱,也需要很大的工程量,即便说了也没法实现。只能回县城以后,接着打听一下周边有没有养牛场啥的。

好巧不巧,当天晚上,省新闻联播就特别播报了洪灾预警。

第二天一早,队长陈四打开了大喇叭,号召村民各家出老爷们儿,赶紧开会。

形势不容乐观,更上游的地区,已经开始连续降雨了。也就是一周之内,这条松花江的支流,也将发生洪水。

受制于时代,即便方心同气运爆棚,也没法短期内,找到一家愿意搞青储的饲养厂。

最好的结果,不过是村民把还没熟透的玉米棒子收回来,自己喂猪喂鸡。

抗洪的工作不老少,水库的溢洪道要修,农田的排水沟要挖,各家的危房要提前收拾。

老方本来还想跟着儿子直接去县里,这一时半会也走不了了。

从上级一级一级传下来的通知,也终于到了村里,洪水就要来了。

方心同做不了更多,只能按时返校,看看能不能抄一首歌曲,搞点赈灾款给村里应应急。

周日他走的很早,爸妈都跟着上山忙乎去了,他自己呆着也没什么意思。收拾好了东西,直接坐上了开往县城的客车。

本来是想通过自身的激励作用,回村刷点气运值的。一时心软,还是泄露了天机。

东南方的天空,已经吹过来浓密的乌云,气压也变得越来越低。

好像城里的人也受了影响,脸上不再是充满着喜气洋洋的表情,都挂着一丝担忧。

他想了一路,没想起来什么应景的抗洪歌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