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 2)

听她这样说,虞奶奶高兴的见牙不见眼的,很快想到赶海的事情,忙又叮嘱了一句:“赶海得带着你爸或是你哥他们,可不兴自己去啊,那海边太危险了,不适合咱们女同志。”

虞宁同样乖巧的应着,虞桃在一边还有些遗憾,说实话她还是有些想去的。

不一定就是想弄到点什么,单纯的就是想去凑个热闹,顺便看看虞宁的好运气。

这顿饭,大家吃的都挺开心的。

吃过饭,大伯家的几个堂嫂都过来领各家的孩子,大伯娘免不了要叮嘱几句,虞桃在那里帮着收拾晚筷。

虞奶奶一看身边没人,忙从身上掏了掏,掏了一把零钱给虞宁:“快收好,别让其他人看见了。”

这就是悄悄贴补的意思了,虞宁不想要,但是虞奶奶强势的把钱放到她口袋里了,虞宁也不好说什么,最后只能说点好听的话,哄着虞奶奶高兴。

当然,她心里还在合计着赶海的事情。

她记得,人们常说海参补身体,虽然她没觉得海参有什么好的,不过她记得营养成分似乎真不错。

所以,要不再赶海弄点海参给虞奶奶补补吧。

吃过饭,又说了一会儿话之后,虞奶奶这才放人。

虞爷爷还想亲自送,结果被虞大伯娘给拦了,让虞大伯去送的人,虞桃非要跟着凑热闹,三个人就一起走了。

两家隔的不算太远,没一会儿就到了。

虞桃路上叽叽喳喳的:“咱们找个大潮的时候,再去赶海吧,对了,十五的时候大潮吧?要不咱们去吧,其实晚上也挺刺激的……”

说到这里,虞桃还有些跃跃欲试的,结果被虞大伯横了一眼,又秒怂了:“啊,白天更好!”

虞宁在一边看着,不住的捂嘴笑。

将人送回家,虞清树又跟大哥说了几句话,然后虞大伯才带着虞桃往家走。

临走之前,虞桃还不忘记喊两嗓子:“说好了,十五的时候咱们去赶大潮啊!”

姚春花一听,就来了精神:“什么大潮?赶什么潮?去什么海边?”

虞桃已经走远了,留下虞宁承受这一切。

虞宁被念叨了半天,有些无奈:“妈,虞桃就是说说。”

姚春花还是不乐意:“那也不行,如果你大伯娘跟着去的话,还行,得有个大人跟着,不过十五潮是挺大,不过我记得好像是过了晌午,一两点吧。”

虞宁一听就知道,她妈这是松口了,忙凑到身边,笑嘻嘻的说道:“半夜一点也有呢,一天两潮。”

这孩子心都玩野了,姚春花听完就翻了个白眼:“走走走,白天也别想去了!”

“哎,妈我错了,我白天去。”虞宁笑眯眯的去哄人。

母女俩很快就回了房间,虞清树已经收拾好,准备睡下了,明天一天的活呢。

见娘俩进来了,虞清树小声问了一句:“你奶给你钱了?”

老太太这个人,疼谁就往死里疼。

她偏爱虞宁这个孙女,所以虞宁每次过去,老太太都会悄悄的给她塞钱。

少的时候,一块两块,多的时候,五块十块都有。

这事儿,虞宁没瞒着家里。

毕竟虞奶奶他们年纪大了也不容易,她不要的话,老太太还伤心,只能让她爸在别的地方找补一点了。

所以,虞清树问起来,虞宁点了点头,顺手把口袋里的零钱掏了出来。

池远给的钱,虞宁也跟姚春花说了,早早收起来了。

现在拿出来的,都是虞奶奶给的。

虞宁跟姚春花数了数,一共十一块六毛钱。

看出来了,老太太应该攒了不少的日子!

姚春花从前对这个婆婆意见不少,但是有了虞宁之后,她也就不多计较了。

也不是在意钱的事情,更看重的还是老太太疼爱自己女儿这个事情。

说白了,姚春花更看重感情,钱还差一点。

数完之后,她把钱整理好又给了虞宁:“行了,你奶给的就收着花,老太太爱吃核桃,我看着今年入秋之后,去山上找找,还有没有野核桃树。”

虞清树对这事儿,也都习惯了,所以并没有多说,只是点点头。

虞宁很快洗漱,然后擦脸睡觉。

接下来几天风平浪静的,到了周末的时候,池远也没过来。

池远跟村里人也不太熟悉,所以暂时没办法让人捎信回来。

不过他提前跟虞宁说过了,最近忙的事情,虞宁也就没当回事儿。

很快,新的一周开始,虞宁天天不是催鸡下蛋,就是劝猪吃食的,日常闲在家里,无所事事。

天气越来越好,虞惠总是邀请虞宁上山转转。

小姑娘总帮着家里挖野菜,她也不是想让虞宁这个小姑帮着干,就是看小姑闲在家里难受,想着让小姑去山上找找乐趣。

但是,虞宁真不爱上山。

那些树叶划到身上,都是一道道久久不愿意消的红痕。

物种隔离带还是强了点。

虞宁不乐意去,虞惠可不敢多劝。

这是她奶心头肉,真让虞宁受了伤,一顿竹笋炒肉是少不了的。

转眼又是两天过去了,虞宁待的心里痒痒,就试图去说服姚春花,答应她去海边转转。

“妈,这两天潮也不错,都后半夜的潮了,天都快亮了,没事儿的……”虞宁撒娇说软话的,缠着姚春花不放。

姚春花被缠着也不恼,甚至还有些乐在其中:“半夜两点,你跟我说天亮了?”

被戳穿了,虞宁也不生气,嘿嘿笑着:“妈,你就让我去吧,我让三哥或是小冲跟着。”

姚春花被缠的无奈,而且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确实没事儿,有人陪着去海边也行。

想到这些,正准备松口呢,就听见路过的婶子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哎,大树家的,你家女婿来了!”

她大概猜到了, 池远有可能是来送香蕉的。

娘俩走到栅栏门口的时候, 池远已经骑着车子过来了。

车后座上绑着个袋子,车把手上, 一边一个袋子。

这大包小卷的,路过的村民看见了,忍不住的眼热。

“我说大树家的啊, 你这女婿真不错!”

“就是啊,长的好, 这人也能处。”

这会儿正好赶上中午, 大家下工, 姚春花回来的早, 其他人陆续的回来, 有路过的,就会调侃两声。

当然,也有像是大顺妈这样,两家关系一般的, 就没必要说话了, 不止如此,大顺妈如今看着姚春花,都是拐着弯的走, 就怕这货再冲出来给自己来几下子!

“过来了?”虞宁也不在意村里婶子嫂子调侃的目光,笑着走了过去,帮着池远卸东西。

“说好了要给宁宁带香蕉的。”身边这么多人, 池远也不好意思说太多,只是挠了挠头,小声说了一句。

说完之后,反应过来还要拿东西,又手忙脚乱的去帮忙。

姚春花在一边看着,嘴上说着嫌弃的话:“瞧瞧这年轻人就是不行,被人说两句就慌的不行,还得我老人家来。”

但是,脸上骄傲的表情,可不像是她说的那样嫌弃。

说实话,对于村里人来说,池远的条件可是顶顶不错。

别看人家没爸妈什么的,还带个侄子,但是人家在城里上班,有固定工资,那就是铁饭碗啊!

而且人家以后在城里还能分到房子什么的,又不需要像他们这样,南朝黄土背朝天的,看天吃饭,这条件可是不错的。

村里人羡慕,但是人家池远就是看上虞宁了,他们羡慕也没机会啊。

当然,也有酸的,背地里说,虞宁当真是好福气,前脚离了福窝老宋家,后脚这又扒了一个好的。

不过,再一想,虞宁长的好,就算是不能干活,不能生,但是架不住有些男人看了这张脸就迷糊啊!

这么一想,再一看自家那掉到煤堆里都找不到的闺女,很多婶子就忍不住的糟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