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先行垫付(求追读)30(1 / 2)

余过人称“鬼圣”,是因为其撰写悬疑鬼怪故事一流,其本名则叫潘粤生,而“余过”只是他多个马甲中的一个笔名而已。

此刻潘粤生也在打量着林书平。

他听金庸说过《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称这本书兼具了幽默与智慧,是不可多得的一本佳作,原作者必然是一位在内地极具学识与名气的历史学教授。

因此,即便是吝啬如金庸,也是大笔一挥,给了千字一百的稿酬。

如今见到本人,潘粤生心底啧啧称奇,不过却也不敢怠慢,在文学一道,只要从小培养的好,年少的天才并不少见,而这样的天才,只要不断学以致用,将来说不定就能比肩金庸、倪匡这种文学大家。

因此在确定完林书平的身份后,潘粤生也主动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就让曾成宝去法务部拿合约,他则直接带着林书平进入公司办公区,“林先生,你来的话不用预约,我等下给你留个电话,你来之前打过电话,我可以直接安排人去机场接你。”

虽然《明朝那些事儿》还没有正式出版,但潘粤生和金庸从事这一行几十年,眼光毒辣,当然能看出其文学和商业价值之庞大,甚至以林书平的文笔和故事塑造功底之强,哪怕他不去些这种历史文学著作,在其它作品风格领域上也能做出一番成绩。

所以在接待林书平时,潘粤生并没有对方当成一个小辈,而是以平辈论称,莫欺少年穷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很快,潘粤生便是带着林书平走过办公区,然后直接进入副总编办公室。

“查先生的办公室在七楼,六楼的一切事务由我负责,你先坐,我给你倒一杯凉茶。”

潘粤生笑着说:“你应该是刚抵达香港?路途劳累,这里还有些糕点,你先垫一下,晚上我与曾主编带你去吃香港的美食,你既然来香港,那就多玩几天,如果对这里不熟,我就给曾主编批假,让他带你去。”

“潘总太客气了。”

林书平连忙道:“我订的明天一早的火车票,不能久留。”

“这么快?”潘粤生有些诧异,但还是表示理解,点头道:“那咱们就尽快把正事办完,再谈其它。”

林书平点头:“那就再好不过了。”

很快,曾成宝就带着法务部一位律师,拿着合约走了过来。

合约的签订很顺利,律师详细为林书平讲解了签约内容,明报买断《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作品的报社出版权,价格为千字一百港币。

除此之外,倘若作品被刊印成册,那林书平就享受千字80的买断价格。

一般的新人作者,享受的也基本上都是千字50元到千字80元的买断价,当然,这仅限于繁体文字版权。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分成模式,即支付阶梯版税。

如果作品卖的足够好,那么作者就可以享受到一定程度的版税分成。

一般来说,7%或者8%是新人版税价格。

而阶梯版税就是8%到10%,具体能拿到多少,则是根据书籍印刷数量而定,比如3000到5000册是8%,5001~10000册是9%,10001册以上是10%。

繁体出版社目前的习惯是,每集6万字到6万5千字。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大概有三十万字左右,也就是五六集的样子,而如果七部全部顺利出版,则全套图书在四十本以上。

但即便是明报出版社,也不敢保证《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小说能够顺利完成全部书册出版。

虽然当下的市场环境,繁体小说出版很是火爆,但除了金庸、古龙、倪匡这些大作家,一般情况下,鲜少有作者能够顺利出版完全套图书的,大多数不知名作家的作品,都在创作途中因为销量不佳而惨遭腰斩。

所以阶梯版税这件事,除了成名大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拿来给在新人作家签署合约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