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化工厂(求追读)36(1 / 2)

合肥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林书平站在工厂大门前,看着手中旧报纸上的信息,上面清楚的写着当年国库券发行时,化工厂一些员工被激发了爱国热情,纷纷抢购国库券,拿到十年期、五年期的比比皆是。

甚至副厂长都拿出大半身家,身先士卒的认购了国库券。

但当这番热情冷却过后,换来的却是一地鸡毛。

根据小道消息,这些年,合肥旧货市场出售国库券的大多都是类似化工厂这样的企业员工,不仅五折六折出售,甚至急用钱的都愿意三四折就抛售了。

决策层虽然开了国库券自由交易的口子,但毕竟政策还没有正式实行,再加上合肥远离一线城市,获得消息的渠道略显闭塞,老百姓的政策敏感度不太高,以及对国库券的老印象,这就导致整个合肥哪怕知晓了这个政策的人,对于国库券的买卖也没有多少兴趣。

更不会联想到国库券的异地倒卖。

“希望一切顺利。”

林书平把报纸叠好,放在小黑包里,然后整理了一下衣裳,便是走进化工厂大门。

今天的林书平穿着军绿色的棒球夹克,内搭灰色T恤,下身则搭配咖色休闲裤,这番装扮,极具港都潮男气息,与周围环境堪称格格不入,但只要看过港片,经受过港片洗礼的市民,对于林书平的穿着可能会更加容易接受,甚至会带着一点仰慕的姿态。

这点仰慕体现在年轻的工厂保安身上,当年纪在二三十岁左右的男保安看到林书平,哪怕感觉林书平年纪比自己小,也是很客气的出声询问道:“这位同志,你找谁?”

林书平想起报纸上的名字,说道:“我找咱们厂的副厂长,马德军。”

“你找马厂长?”

保安惊讶,但他倒不是惊讶对方的来意,而是听到了一些在港片里才会出现的口音:“同志,你是想香港来的吗?”

“我是香港来的,找马厂长也是有工作上的需要,麻烦你通知一下。”林书平含笑道。

他的话音中故意夹带着一些港普口音,让普通人听起来很时髦的样子。

可不要小看这一点港普口音,在这个年代,不管是港普还是台湾腔,那都预示着有身份的大老板,不能小觑。

保安似乎是第一次见到香港人,特别是林书平的穿着打扮跟港片里的演员没什么两样,于是便热情询问了一下林书平的姓名后,就兴冲冲的跑回保安室内拿起电话拨打起来。

很快,保安就走出来说道:“这位同志,我帮你登记过了,你进去吧,马厂长在里面等你,你直走,走到头往右拐就是办公楼。”

林书平一边道谢,一边感慨着人情淳朴,单单靠一身派头便能轻易唬住人,放在后世绝对不敢想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