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姐姐的同事33(1 / 1)

吃过晚饭,文生和平时一样,正准备爬在桌子写作业,突然外面传来“咚咚、咚咚”的敲门声,谁?文生急忙撒着拖鞋从套间跑了出来,甚至没有听清对方的应答,顺手便一把拉开房门,房门外赫然站着一位大个子姐姐,背着一个大大的双肩背包,满脸堆笑,还未等文生开口,她便笑呵呵的问道:“如果没猜错的话,你肯定是你姐姐常提到的“老碎”,排行老三,你姐姐在家吗?”文生没有急着回答,“你是?”“哦,我和你姐是同事”,说完,不等文生客套,便直接走了进去,不用多想,这肯定是姐姐的同事,竟然知道的这么详细,就连他这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也知道,文生瞬间变得热情,急忙安顿客人落座,又匆忙给泡了一杯茶水,接下来,便不紧不慢告诉客人,“姐姐可能去父亲店里帮忙了,你稍微等会,应该快回来了。”说完,便转身进了套房,留下那个大个子姐姐独自坐着。可能是客人觉得无聊,一手端着茶杯,在房间里悠闲的转着,不时的问着:“方桌玻璃板下面压着的几张老照片,那个穿长袍的是你爷爷吧,那个裹着小脚的肯定是你的奶奶,手里抱着的不会是你吧,身后站的几位是?”一直不停地问着,文生也是有一句无一句的应答着,直到姐姐从店里帮忙回来。

刚进门,姐姐见到客人开心得不得了,两个人相互寒暄了几句,便转入主题,从谈话中得知,那个大个子姐姐叫“珍珍”,是姐姐以前的同事,准确的来说,是曾经一起在羊毛衫厂干计件制的同事,今天过来,主要是交流羊毛衫厂新上的几款新品,花色和图案要比平时的样子复杂的多,对于领回的样品及图案,无论“珍珍”怎么比对,总感觉多出了几副花型,虽然她在家比对了很久,也始终没有对上号,清点了几次花型,也总是比对不上,甚至长出了不少的图案,即便是她一一进行了模拟,但还是觉得出入太大。为了少走弯路,防止交活时出现返工,她专门过来找姐姐帮忙,让姐姐帮她再比对比对。对于这种事,每次遇见,她俩都会坐在一起,对照图册,然后将样品摊开,将花型放到样品上逐一比对,比对完后,再根据每件样品所用的花型,结合领回来的件数进行计算,大花子需要多少,小花需要多少,辅料需要多少,遇到散拼的羊毛衫,甚至要计算袖子、口袋的数量,完了再根据加工要求,用毛衣针,穿上对应的毛线,将这些零散的物价缝到一起,然后再逐件绣花。遇到复杂的,甚至一件要干一两天,或者更多。等领到的样品全部完工后,然后再由工人送到厂部质检部门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质检部门会原路退回,要求返工,每完成一批,则按交工的件数计件,原则上多劳多得。对厂子里接到的“紧活”,一般会要求加工的时间,一但出现这种情况,姐妹们便要加班加点,无论何种理由,都不能误工,否则会按加工的成品价格加倍赔偿,与其说这是一份自由职业,倒不如说,这是一项无人管理,但制度森严的“正规军”,看似松散,其实也充满挑战,只要是眼明手巧,就可以实现“食可果腹”的目标,挣不了大钱,但至少可以体现多劳多得的公平价值,虽然同在一厂,但每月见面的机会也就一次,那就是月底领工资的那天,平时因为每个人领活交活的时间不同,就连加工的快慢也不一样,所以大家很难遇到一起。在好几百人的厂里,“珍珍”因为和姐姐同在一个大院,所以也走的较近。

说话间,“珍珍”便从那个“双肩背包”中一件一件的把那些半成品倒了出来,堆到沙发上,然后又一件一件的将这些半成品铺到屋外的方桌上、茶几上、凳子上,凡是客厅能摆放的地方都摆满了羊毛衫,接下来“珍珍”拿着图案一个个的比划着,无论“珍珍”怎么摆放,手里还是长出了不少的图案,姐姐提起桌上的一件样品前后打量着,思考着,寻找着“蛛丝马迹”,联系“珍珍”手中多出来的图案形状,姐姐似乎发现了什么,难道是?哦,姐姐似乎一下子明白什么,这是最新款,除了每件胸前有个“标”之外,侧面应该还有一个“假口袋”,而这个立体的口袋应该用图案来替代,你再数一下,手里应该还有12个单品图案,左右为一对,也就是还有6对图案,至于对称不对称,“珍珍”没有比对,就单个数量确实如姐姐所说,数字完全相符。“珍珍”如释重负,笑的合不拢嘴,这下总算对上了。“珍珍”追着问,这你是怎么想到的,姐姐不假思索,“既然已经说是最新款了,肯定不能用以前的花型和样式考虑,应该打破常规,既然是超常规,就将样式和图案结合起来,因为剩下的图案比平时的花子厚,很有立体感,那我就想到了口袋,有口袋的样子,却不能装东西,应该就是“假口袋”,在结合形状和弧度,正好一切吻合。”除了“珍珍”,文生对姐姐也多了一份“崇拜”。

事后,收拾完那些半成品,姐姐留了一件,边绣边和“珍珍”聊着她们共同的话题,聊天的内容不外乎,谁这几个月领的件数多,谁的经常出现返工,谁又离职了,一起的谁参加招工考上了,谁上个月结婚了,谁请长假在复习备考,谁交活时短了几件样品,谁从车间调到质检上了,在那个靠计件制挣钱的年代,对于她们来说,多劳多得才是最公平的薪酬模式,从她俩的谈话中听不到任何“怨言”,至于工资,她们除了埋怨自己手笨,不出活,但始终没有怨悔每件商品的加工费,姐姐听“珍珍”讲述着她熟悉的人和事,但手里的活一直没有停下,她或许更清楚,帮“珍珍”多干一件,或许她就可以多休息一会……。

“珍珍”走后,文生才从姐姐那里了解到,羊毛衫上那五颜六色的植物、动物、字母等各种可爱的图案都是她们用刺绣的方式,手工一针一针绣上去,再装上检验员的编码,再挂上吊牌,一件件包装,再发往各地。每干完手中的活,统一交到质检部门验收,再到指定的地方领取新的样品,包括半成品、图案、各色毛线等等,按照客商要求,再设计新的款式,一次和一次的差别较大,无论是花色或者颜色,甚至是毛线的含毛量,都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遇到变化太大的样式,甚至要派技术员赴外地学习,虽然这个厂子规模不大,但产品已远销多个城市,甚至出口到多个国家,这便是姐姐进城后的第一份职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