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女子嫁妆的那些事26(1 / 2)

在大周,勋贵家里的大娘子并不如别的王朝那般,面对夫君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而是拥有不低的家庭地位。

不只是因为她们的娘家,同时也是因为她们有丰厚的嫁妆作为底气。

依照大周的风俗。

女子出嫁前,家里都会给她准备格外丰厚的嫁妆,里面包含珠宝、地契等贵重资产,不然就是丢自家的脸面,甚至有些人为了女儿的嫁妆,不惜变卖家产,也要凑齐十里红妆。

而女子的嫁妆,任何人都动不得,归属权只在她自己手上。

就算丈夫不幸早逝,女子之后要改嫁,也能把嫁妆从原本的家里完整带走。

当年勇毅侯府的独女,如今的盛老太太,要嫁给盛家探花郎,老侯爷只有这一个女儿,自然是万般疼爱,几乎把整个侯府都当做了嫁妆,让女儿带进了盛家。

这也是勇毅侯府之后不兴的主因之一。

毕竟之后的勇毅侯是过继来的,天然上和老勇毅侯隔了一层,自然继承不了老勇毅侯的全部人脉,而府上的家产也随着盛老太太一起出走。

偌大的侯府,只剩个侯爵的名头支撑。

盛紘能有如今的成就,除了自己争气之外,盛老太太的嫁妆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初盛老太太耗费巨资和人情送盛紘念书,曾经还去过令国公府的书塾,虽然最后因为不堪令国公府的淫乱退学,但之后盛老太太又找了别的关系让盛紘继续念书。

来来往往,都是靠盛老太太丰厚的嫁妆支撑。

就是因为这样,盛老太太虽然不是盛紘的生母,但盛紘一直都对盛老太太颇为尊敬,近些年官路走顺了才开始怠慢,不如从前。

但如今盛家到了汴京,相当于是进了盛老太太的主场,所以盛紘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态度更是恭敬守礼,几乎事事都要与盛老太太讨论斟酌,然后再做决定,重新成为了大孝子。

不同于这个相对完美的结局。

与之相反的,则是宁远侯顾家。

当年顾家被查出亏空国库八十万两银子,半年之内还不清,就要被夺爵。

顾家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爵位没了,于是开始调查亏空银子的去向,想要追回弥补过失。

结果查完之后,却发现亏空的八十万两银子并非全由顾家挥霍所致,有好几笔银子是可以说清来历的。

福建船务,西南边贸,还有内务府的采买,基本上都是替皇帝办的事,银子也是给皇帝花的。

但是当时的皇帝暴虐非常,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而能说清银子去向的官员都卷入了宫闱纷争,不是被杀头,就是流放抄家,根本没人敢站出来。

没办法,顾家只能自己偿还,结果点齐所有家当,还有几十万两银子的缺口,然后他们一番搜索,把目光盯上了当时的扬州巨富白家。

白老爷子出身大族,但自小就被族里除了名,孤家寡人只有一个女儿,将来的家产肯定都是要留给独女的。

顾家一看,这不正好是勇毅侯府独女的扬州翻版吗?

连忙派人联系白老爷子,想让府里的四房亦或五房来白家提亲,换取白家女的嫁妆填补侯府的缺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