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我凭什么要在汉朝打工?(1 / 1)

时间过去两日,李想开始让刘叔组织村里的猎户人家进山打猎,按照里长的说法,村里只有六十七户人家,三百一十六个,家家基本都可以做猎户,只是李想需要的是好手,家家户户之间商量了一下,最终组建了一个二十人的小队朝山里进发,至于标记,教李想的猎户也在其中,李想告诉他们各个方位后就没有丝毫的担心。

面馆的地址里长给李想放置在了灞河边上,这里来往蓝田县的行商旅客比较多,地理位置优越,本来里长只是随便安排了一个地方,但是村里的工匠拿着李想画着草图的木板来找到里长的时候,里长就知道自己大意了,连忙换了个更好的地方,并对工匠说了句“不是说建个面馆吗,这玩意是面馆?”工匠整个人显得有些激动“对,他说这里就是面馆,也做朝食,说建好了让我家那口子也去上工”

“这小子厉害啊,会的东西这么多,依你看,做这个面馆要多久时间?”里长听工匠的回答之后询问到

工匠马上给出来答案“现在咱们整个杨家村都挺闲,大伙基本上给口吃的,在给点工钱,都愿意来帮忙,快的话应该要一个月,这个后生对那些雕窗画梁要求太高了,不然以我们村工匠的人手来说,两旬时间就能做完。”

“行,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画面转到李想这边,李想现在在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在那里给他们上课,是的,不管是大龄的还是小孩子,都一起上课,造纸对于李想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村里的工匠有技术,眼力和经验,足够用了,但是李想想以后有人帮他,并且相对安全和值得信任,那就只有把这些没有知识的杨家村后生,变得稍微有点知识,不然没办法帮上李想的忙,只能从事体力劳动。

显而易见的是杨家村里的孩子基本没有读过书,但凡能去和城里的人学学问的孩子,都被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有知识的人在这个时代是真的吃香,而李想对古代的学习体系其实是一窍不通的,只能按照现代的体系,把最基本的东西交给他们,当然这也包括了数学的阿拉伯数字,鸡兔同笼的解法这些。

他不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有点超出了时代,他只是觉得小学的这些东西拿出来教,应该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对他而言最大的影响反而是小篆,这玩意太难写了,弯来弯去的,对于习惯了看方方正正的字的李想来说,太折磨他了,他想着这两天去找里长说说,去县里找个的先生教他写字。虽然他会用小篆写千字文和一些简单的数字,可是这些字你要让他去看《尚书》《吕氏春秋》《谏逐客书》《庄子》等等那些巨著那就够呛了,不是不能看,反正理解出来的意思一定是离经叛道的。

李想这边觉得折磨的时候,村里的人家也觉得自己被天老爷掉下来的馅饼给砸中了,他们原先只是把李想当成一个很有本事挣钱的人,万万没想过,这个人他居然还会免费带着孩子们做学问,在这些人看来,李想现在就是最有学问的人。相对于李想带着他们挣钱的方法,村里有个教书的先生会更让他们高兴,在这个时代拥有了学问,是阶级的质变,身份的跃迁,是祖坟冒青烟!这不是夸张,汉初没有统计识字率的,如果有,底层平民这些人,能有个百分之一都够了,剩下那些识字的基本都是世家家传,或者门派师承,权贵以及豪商。

从现代过来的李想只能庆幸自己没事的时候看过支教老师的纪录片,知道开蒙最大的难点在那里,不然是真的两眼一抹黑,烦都要烦死掉了。而更他知道,死记硬背和海量的作业都是最快掌握知识的方法,无论任何人对现在的教育在怎么诟病,但是当他们被自己所学知识的回旋镖击中的时候,都会觉得当初在教室里睡觉的那个人怪不了别人。

不过在上课的李想还是真的发现自己又欠考虑了,上课是刚刚决定的,自己也用神雕先生的天龙八部镇住了一帮半大的孩子,但是教室没有,黑板没有,桌椅没有,练字的沙盘也没有,估计搞完这些,李想又要去挣钱去了,毕竟他上次的那些钱可禁不起这样的花销,“除了建面馆的钱要现结,其他的皮货和肉跟酒楼结账的时候再一笔一笔给”李想这样想着的时候,当然不会想到村里的人知道他会传授学问后会对他有什么样的影响。

隔天,李想在教完今天的千字文课业的十二个字之后就让小孩回去默背默写,并且告诉他们必须用炭笔在地上或者木板上写够三十遍才行,明日上学时抽查,不会的告诉他们的父母,威慑很有效,这帮孩子的父母,哼哼,那叫一个舍得,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村里的小孩没人不怕自己的父母,之所以一定要他们好好练字,是因为真的很好看,毕竟千字文的小篆版本李想在小视频看过,小视频害人不浅,李想看见主播在卖小篆体的千字文的时候还买回来练过,后来好像变成孩子的生日礼物。

嗯……当父亲的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正常,正常。

扯远了,李想今天早早的下课是为了去找里长把昨天想到的教室的问题解决掉,在村里的祠堂教书很有威望李想很开心,但是总搞的人心里毛毛的,虽然李想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也愿意在不知道姓名的老祖宗牌位下教学,但是,谁还不想自己自由一点,你教导主任天天站你后面看你学习你受得了!所以晌午刚过,他就把学生放回家,该去帮农忙的农忙,练字的练字,李想只想要一件教室,来到里长这里说完这件事情的时候,里长的一番话让他知道事情不好收场了

“要一个教孩子专门读书的地方,建一间屋子够用吗?”里长拿着李想刚刚画的教室草图低着头仔细的看着,轻声的问了李想一句。

李想也没察觉到异样,直接就说到“一间就够了,宽敞点亮堂点就行,不然那些孩子们练字老是胳膊碰到一起,建几间不浪费了吗,村里哪有那么多孩子?”说完李想反应过来了,直勾勾的看着里长开口问到

“啥意思啊,张叔”

里长的声音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自豪的说“就那什么,昨天我听说了你会教学问这件事吧,心情就好,这你知道心情一好,就想喝点。”说到这个的时候,里长开始转悠着说话了“哎!你说巧不巧,隔壁村的里长以前跟我一个伍的,手里刚好有一瓶好酒,叫什么“白簿“,你是知道你张叔我这个人的,我这一喝酒吧,这个嘴就把不住,想娃子,你是懂我……………………哎,想娃子,想娃子,你别走,你听我说啊,哎,你听我……”

后面的话李想已经听不见了,李想在里长还没说完那番话的时候,已经起身跑了。边跑边在想“老梆子,想骗我打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