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书单(1 / 2)

俩老爷子优哉游哉地走到导演系办公室,也不敲门,跟个巡视领地的山大王似的,推开门一拥而进。

“嘿!你俩咋跑过来了,不管学生了?”

说话的是司徒照墩,燕影导演系的老教授,龙汉国内首屈一指的纪录片大师,被誉为龙汉纪录片之父,也是燕影导演系78班的班主任,就是程恺戈、李绍鸿、扈梅、章一某这一届,不过老某子是摄影系的,后来转行导演的。

罗素随着马菁芜两人走进办公室,随手将门带上,放眼望去,导演系这边人也不多,谢菲、郑栋添、谢小京、王星宇这几位老师罗素都认识,都光顾过几次他的小店,还有几个罗素不认识。

导演系这边清一色的大老爷们,连个能说说话的老太太都没有,可怜!

“小罗也来了?”司徒老爷子也瞧见了跟在俩老头子身后的罗素。

“各位老师好!”罗素连忙打招呼,显得特腼腆。

“老郑,我给你介绍未来的学生来了!”

马、祁两位老爷子大马金刀地坐在办公室沙发上。郑栋添此时是导演系主任。

“过来坐,要请你不成?”马老爷子拍了拍沙发,对罗素说道。

“怎么说?”郑栋添道。

“这小子将来想考你们导演系,到学校借书来了,跑来找黄三石去借。跟个没头苍蝇似的乱看,也学不到什么,这不带过来取经来了嘛!”马老爷子道。

导演系的老师们也来了兴趣。司徒老爷子问道:“你要学导演?”

“嗯嗯。”罗素点头应道。

“说说看,为什么想学学导演?”

“说真话还是假话?”罗素看了看几位老师。

“说真话。”谢菲道。

“那各位老师别生气哈。”

“快说,哪那么多废话!”

“因为现在的电影我不喜欢看,我想拍大众喜欢的电影。”说罢罗素又看了看几位老师的表情。

“继续说。”

“现在我发现在国内上映的电影只有两种。”

“哪两种?”

“一种是为了应付任务指标而拍出来的粗制滥造的电影。”

这句话罗素也没说错,这主要是电影“统购统销”这种模式造成的。

打个比方,拿燕都电影制片厂举个例子,国家每年拨付一批资金,然后下达一年拍出五到八部电影的指标,拍完后统由龙汉电影集团公司采购,然后由其与电影院线联系发行。

一部电影的大头收益最后会落在华影集团口袋里,而电影拍完后就与制片厂没关系了,不管电影卖了多少票房,都与制片方没有任何关系。

国家每年拨付的钱就那么多,你用得少,留在自己口袋里的自然就多,所以很多制片厂为了挣钱就压缩电影制作成本,反正只要完成数量指标就行,质量什么的哪有挣钱重要。

93年国企改革,自负盈亏,电影行业也取消了“统购统销”的模式,允许民间企业或公司投资电影,但电影行业越来越不景气,电影卖不出票房,基本都是亏损的,没有哪个人会做亏本买卖,基本没有哪个企业或个人拿几百万出来投资大概率会亏本的电影。

“还有一种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