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1 / 2)

  胤祺在旁边附和点头,叫上他四哥真是个明智的决定。

  康熙挑了挑眉,盯着胤禛那张稚气未脱的小脸看了片刻,“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胤禛摇头,看向胤祺。

  胤祺则把自己编的那个梦说了一遍,“……这些传教士们仗着我们对西洋一无所知,就信口开河,连汗阿玛都敢骗,真是太气人了。”

  康熙看向胤禛,“你就因为老五的一个梦,想到要学洋文?”

  “是五弟想的。”胤禛没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胤祺道:“他们能派传教士来,我们也派人去,说不定就能发现他们那里的好东西呢。像西瓜、番茄、番薯这些东西,不都是从外面带进来的吗?”

  康熙:“你让别人学洋文是去外面找吃的?”

  胤祺:“……吃的很重要哇,听玛嬷说好多老百姓就是靠番薯、土豆才不饿肚子的。说不定他们还有更好的东西,只是传教士们不舍得带过来。”

  “他们能有什么好东西,不过是些奇技淫巧。”康熙不屑道,他对这些的兴趣,就像有些人喜欢养花逗鸟一样,没太当真。

  胤祉觉得自己作为哥哥,还是得说点什么,下西洋费时费钱还危险,只为了对西洋的好奇跑一趟实在不值。去一趟总得带回点实际的利益,汗阿玛才愿意。“听说南方有不少人和洋人做生意,那些洋玩意卖的老贵,如果我们派些匠人去西洋,把他们的技术都学会,以后就不用花那个冤枉钱买他们的东西了。”

  康熙若有所思,洋人的东西并不复杂,像那个西洋钟才传入没多久,内务府的匠人们就仿造出来了。如果让他们去西洋走一趟,三五年应该就能把他们的技术都学过来。“那万一派去的匠人不回来了呢?就像南大人他们,以后也没打算回去。”

  胤祺道:“跟他们说,学成回来可以做官。”

  这还是他从话本里看到的,大清后来也派好几批学生去国外读书,学成归国后当了官,只是为时已晚,大清已经落后了。

  胤祺不知道西洋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兴许那些厉害的东西还没发明出来。但早点去总没坏处。

  胤禛眼睛一亮,看向胤祺,五弟好聪明。

  康熙也颇为赞赏地点了点头,老五最近聪明许多,大概是快开窍了。他就说,他的儿子里不可能有笨蛋。康熙道:“学洋文的事儿朕回头和南大人商量商量,至于派人下西洋么……”这可不是件小事,更要仔细斟酌了。

  打发走他们三个,康熙随手翻了翻最近在背的英文单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