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小心思35(1 / 2)

“这个问题你问得很好。”爱浓一下来了兴致,“建盏烧制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建盏的胎泥和釉料的配方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在别的地方烧制出来的建盏,就是不如在建阳窑烧出来的好,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看到爱浓来了兴致,一时没有想走的打算,江生总算放下了心来,总想让爱浓多说一点,好能继续在屋子里暖和暖和,“这就是我一直闹不明白的地方,按理只要配方一致,烧制方式一致,质量上也该差不多才对吧。”

爱浓却连连摇头道:“不是这样的,配方不可能一致。”

“啊?”

江生有点诧异,虽然他早就听说建盏的胎泥必须由南山村的黄白色黏土、后井村的猪肝色黏土和大梨村的玫红色黏土混合在一起才行,而釉料则必须采用水吉红土加草木灰釉料,但说实话这几种土在别处也能找到的吧。

就算建盏的胎泥必须拥有高含铁量,建阳地区的土刚好符合条件,那江西、四川等地也盛产红土,怎么就不行了呢?

再不济,现在科技那么发达,不还可以人工添加成分,高度混合么?

爱浓会不会有点太过盲目自信了?

江生的这些想法只存在于心里,并不敢当着爱浓的面讲出来,害怕伤害到爱浓的自尊心。

可是爱浓竟然已经提前猜到了他的疑虑。

“自从自从1981年建盏烧制技艺被部分恢复以来,很多瓷器匠人研究了各种方式,探索能否像其他瓷碗一样,将建盏进行流水化作业,扩大建盏的应用范围。其中当然包括人为添加铁剂进行混合烧制,但是多年以来一直未有成功,这也是建盏迄今为止依旧只能人工烧制最主要的原因。”

“可是到底是为什么呢?”江生是真的有点好奇了。

“依我看,大抵是因为建阳的气候水文地质等最为合适,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原因一齐成就了建窑建盏的诞生吧。”爱浓说出这话的时候,唇角都带着自豪的笑容。

“这话怎么讲呢?”江生追问。

爱浓于是继续解释道:“你上过《陶瓷造型基础》这门课了吧?可知道影响陶瓷烧制的四大因素有哪些?”

这刚好是刚刚期中考试考过的内容,江生几乎是脱口而出的。

“坯土、釉料、窑温和窑中气氛——”话说到这儿,江生忽然自己想明白了,“我知道了!

建盏因为不同于其他纯色釉的瓷种,在1300℃的高温烧制下,釉料结晶的过程中会向下滚落流动,形成花纹,而花纹的形成除了坯土和釉料的影响之外,与当时的气候、空气湿度、窑温以及釉料结晶时的烧纸时间也有很大关系。

所以建盏比其他纯色釉的瓷种更加注重窑内气氛!”

江生说着看向爱浓,见爱浓露出欣慰笑容,于是继续若有所思地说道:“而建窑因为背靠武夷山,且三面环水,加之国内少有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再加上高含铁量的土,多种得天独厚的因素加起来,才成就了建盏!是这样的吧,学姐?”

爱浓一直拄着腮听江生分析,听到这里,恰巧给了他一个认可的笑容。

江生看得入迷,下意识说道:“学姐你真是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我今天总算能睡着觉了。”

爱浓看着江生微笑,毕竟哪个老师不喜欢好学的学生呢?

“没关系,我也没帮什么忙,是你自己聪慧。”

江生笑得腼腆,学霸意识忽然觉醒,当即拿出手机来打开记事本:“学姐你等我一下,我先把这个问题记下来,待会儿我再问你别的,你可不要急着走哇。”说着他便开始整理思路疯狂打起字来。

怕爱浓会不耐烦,隔段时间他还要说两句话。

“马上就好。”

“我马上就好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