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2)

前言

本书献给所有,特立独行的、特别的、矛盾的、有丰富经历的人,有丰富感情的人——如果你没有这些特质就不要看下去了。

对不起,开个玩笑——因为本书献给:所有人

众(小众)所周知:我是极具跳跃思维的,极善头脑风暴的,擅长突发奇想的人。(本书正是这样诞生)。

我不知道是否有前辈写过这类书,我不在乎——写书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单纯的想而已。

另一方面,藉此机会,加深我的自我了解——何乐而不为呢。文人写书所求无非是——别愧对了肚子里读的那两本书耳。

自诩文人:也无非是聊以慰藉罢了。

本人爱好文史,所以我将以文学史,历史中的人为鉴(形象,性格,兴趣,事迹)来给我自己画像。

以人为鉴的优势在于:如果你是哲学家,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无数优秀先贤的身影——以之为鉴;如果你是数学家,你也有可以了解的前辈。

所以:你总是有机会找到你的“镜子”,你的对照。

就算你是老人家,你的前辈也有优秀如孔子的:孔夫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老人家。

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因为人太自我,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自恋;故而:自己便会下意识的美化自己的形象;本书采用“以人为鉴”的自我分析法——一种可以跳出自我,以第三人称来看待自我的法子。

超越小我,摆脱自我,跳出本我——以求公正。

通过作者的各种例子,来对此方法进行阐述。

我即是世界——世界是由无数个维度的无数个元素(包括但不仅限于化学元素)构成的。

因之:我也是由无数个维度的无限多元素组成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