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功法差错24(1 / 2)

把该提醒的都提醒到位后,石承意开始正式授课:“初始的筑基修行,其实很简单,就一套拳法,反复练习就行。

“咱龙碑武府的筑基功法,叫做《龙碑镇灵》。当年,祖师爷从一处遗迹中发现了这套功法,从此走上修行之路。后来祖师爷开宗立派,也是因为这套功法的名字,所以把咱们门派叫做龙碑武府。

“我现在要教你们的拳法,就出自《龙碑镇灵》的第一篇,叫做动意醒神功。为什么叫动意醒神呢?便是动员自我意志,觉醒潜在神识,从而内视经络,洞察自身气脉。”

似乎是因为没了助教配合,石承意这堂课也变的呆板无聊,很少东拉西扯说一些杂事,开始照本宣科的讲解。

这堂课来了四位老师,先由石承意将动意醒神功完整演练一遍后,就将新生们分成四组,每位老师负责带一组学生,开始正式教学。

辛翔恰好在石承意带的这组。

石承意带着本组新生,占据训练场一角,将动意醒神功动作分解开,认真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等把全部动作要领过了一遍,又将所有动作连贯起来,讲解这些动作之间,要如何衔接。

新生们此时也十分认真,跟着石承意一遍遍模仿练习。

按石承意所说,这一阶段的拳法练习,可以称为外壮。

所谓外壮,强化筋骨肌肉,带动气脉发育。

筑基所要达到的极限状态,是自身气脉的极限。因此,想筑基,就要学会控制自身气脉。

虽然内气在经络中生生不息,运转不休,但除非天资卓绝,一般人是无法感受到自身气脉。

所以要通过拳法修行,一步步感知到内气的存在,进而学会如何控制气机。

筑基拳法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两个效果。

第一,人的外在肢体、经络内气都归属于同一整体,外在肢体的每次挥动,内气运动也会有相应变化。筋骨肌肉变强,气脉也随之变强。

不同的肢体动作,内气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筑基拳法,就是将内气变化最剧烈的对应动作选出,编排成一整套拳法。

这样一来,在演练筑基拳法时,气脉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人们也就能更容易感知到气脉的存在。

不过,大部分人的气脉,其实都处于发育不良的状态,就算活跃起来,也很难被人感知到。

这时,就需要筑基拳法发挥出第二种效果。

有情生物与天地之间,关系紧密,不可分割。人类也属于有情生物之一,人在运动时,天地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天地对有情生物的种种回应中,有一种回应,被称为应力。

这种应力极为神奇,拥有着多种效果,修行界将这种力量运用于许多领域中。

而在演练筑基拳法时,应力也会被激发。

若能将应力利用起来,就能够迅速壮大人体筋骨肌肉,使肉身达到极限状态。

只要肉身到达极限,气脉也会变得强劲有力,自然就会被人的主观意识感应到。

到了这一水平,外壮就算圆满了。

整个外壮阶段的筑基拳法,外引应力,内引气脉,也算的上内外兼修。

这些理论,石承意在气机课上也曾讲过,此时不过是稍微提及一下。

等新生们将动意醒神功学的差不多后,石承意开始督促新生们开始练习,并不断给新生纠正发力方式。

在少府部,每天有两节正课,一节正课的时长为一个半时辰,相当于三个小时。

如此长的课程时间,中间自然也会安排休息一会。

在中途休息的时候,辛从向石承意询问了一个问题:“我听别人说,咱们的《龙碑镇灵》在传承中,出现过差错。现在的版本,和祖师爷当年获得的版本不一样,导致现在功法中有一处缺陷,这是真的么?”

石承意感到十分奇怪,反问道:“你这是听谁说的?不是被人骗了吧?”

听到被骗,辛翔立马支起耳朵。

辛从有些支吾:“好多人都这么说。我听说,要是能找出传承时的错误,宗门会奖励很多资源。”

石承意说:“这纯属无稽之谈。祖师爷当年亲自抄写的功法,现在就保存在太府部藏书阁,版本一样不一样,对照一下就能知晓。真有什么缺陷,早被人发现了,哪还轮得到咱们。”

辛从似乎还想辩解:“我也是听人说的。”

石承意没在意,说:“估计是聊天时吹牛,随口吹出来的。宗门内有很多类似的流言,都是这么来的。”

想了想,石承意提醒所有新生:“你们刚来宗门,平时要多几个心眼。有的人只是嘴上吹嘘,这倒没什么。但也有不少人,会故意设局诈骗。尤其是龙碑区那些从少府部毕业的,他们现在缺少修行资源,为了获利,啥事都能干出来。”

有人问:“既然是已经毕业的师兄,宗门不管管么?”

石承意笑道:“宗门连少府部没毕业的都管不过来,何况这些已经毕业的?”

几句闲聊之间,话题已经拐到其他事上。

辛翔查看系统信息,没有获得相关提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