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硕鼠(1 / 2)

刘协将王允的谋划全盘脱出。

“以文和的智慧,应当可以想到,现在并不是对王允最好的下手时机。”

“若是在一月后,在王允决定谋刺太师的时候揭露他,完全可以将其党羽一网打尽,不留半点后患。”

“但朕可以等,太师可以等,唯独这关中的百姓等不起了。”

刘协摸着贾诩的手,能明显在关节处摸到厚实的老茧。

若非勤耕之人,根本不可能磨出这样的痕迹。

刘协第一眼看到贾诩时,就以为他好似一个种地的老农,现在看来……或许不是刘协的直觉有误。

“现在若是推行政策,虽是亡羊补牢,可却为时不晚。”

“若是等到一个月后,春耕时机彻底过去,那恐怕关中的百姓将再无半点希望!”

“文和孝诚感天动地,可文和真的就能眼睁睁看到关中无数百姓都活活被饿死吗?”

贾诩真的没有想到,时至今日,在这诡谲多变的朝堂之上,居然还有人能够为大汉的百姓考虑。

而这个人,还偏偏是端坐高堂,近乎神化的大汉天子。

这样的反差,远比贾诩那副外貌来的更为强烈。

“陛下……”

贾诩似乎还有顾虑,但刘协已经将贾诩为何是尚书令唯一人选的缘由说了出来——

“方才文和所言,这尚书令之职是将汝放在火上烤,朕又何尝不知?”

“正因如此,朕才需要找一个既可以施展政务,又通晓谋身之道的人。”

“现在担任尚书令的人,若是过于刚正,必然会触怒太师,导致没有支持。若是过于柔和,则会被世家官僚所拿捏,导致政令不通。”

“朕听闻了文和的一些事迹后,恰恰觉得唯有你文和适合担任。”

“还望文和看在关中即将受难的百姓份上,劳心费力一些,将大汉政务的担子给挑起来。”

“若是担心令堂,朕自会派人看护。”

“而且,若是令堂得知文和能够庇护关中数百万百姓,想必也会以文和为傲,难道不是这样吗?”

贾诩:……

天子都这么说了,自己还能怎么着?

当然是答应他了!

虽然尚书令这个职务确实烫手,贾诩依旧是打心底的排斥。

但刘协方才那番为民忧心的神情举止,却丝毫做不得假。

贾诩不是那种能舍家为国的人。

但倘若家庭和自己的性命得到保障,那关于治国……倒也不是不能试试?

“文和答应,朕就放心了!”

刘协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拉着贾诩来到身边坐下。

“朕昨日仓促准备,没吃上几口火锅。今天倒是能热热闹闹好好吃上一会!”

既然是热热闹闹,那肯定不是刘协和贾诩两人。

仅仅稍过了一阵,就又有小黄门来报,说是太师董卓携中郎将吕布、中郎将牛辅求见。

“快让他们进来!”

一边招呼,刘协一边让小黄门将几张案几拼在一起,勉强成了一张圆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