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为何只有孤做不得?(求追读)46(1 / 2)

当黄琬被带到刘协、董卓面前时,面色如常。

“突然闯入大臣的家中,没有经由朝廷的决策,就直接将掌管帝都秩序的司隶校尉捆缚住,这是正确的做为吗?”

董卓听黄琬现在还在维持着自己体面,眉目之间充斥着厌恶:“汝身为朝臣,却不专心政务。身为官吏,却不忠君爱国。身为名士,却没有道德绑架,凭什么要别人对你有尊重的行为呢?”

黄琬估计在被抓时怡然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一改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做派,昂着脖子与董卓争辩:“身为臣子,身为官吏,身为名士,首先要做的就是整顿朝纲,清除逆贼!我并没有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就算是我今日死在这里,史书上也不会认为我黄琬做出了有损门风的事情。反倒是你董卓必然会被史官记载成祸国殃民的恶徒!”

董卓闻言大怒,抓起贾诩桌上仅有的一个陶杯往地上掷去:“还不是因为史官与你这种人都是一丘之貉!”

春秋笔法,从不能一言以蔽之。

董卓自被刘协点拨,卸下了对士人的崇敬后,赫然想通了许许多多以前自己从未想通的事情。

就比如说,这史书,同样是士人写的!

便是太史公,也同样不过是士人而已!

他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喜好,给陈胜、项羽列传,将李广评为当世名将,甚至将“李广难封”一直引为遗憾。

可大汉列侯本就珍贵,李广之功确实不足以因功封侯。

更不用说,李广还曾在汉匈之中的国战中迷路走失。

与李广一样迷路的公孙敖,那可是直接被汉武帝废为庶人!

所以,刘氏天子虽然凉薄,但在对待李广的事情上,可谓足够的宽容。

而且,在惜字如金的《史记》中,司马迁却将李广射虎这么一件小事写了出来。

反观卫青、霍去病,是为帝国双臂,痛击匈奴、封狼居胥,却只在史书上留下寥寥数语。

这般的区别对待,若以前不注意倒也罢了,可自从注意到,当真如同食了一只麻蝇般令人恶心!

黄琬听到董卓的话,却突然狂笑:“那又如何?”

“是非曲直,只要落笔在青史上,便不容后人质疑!”

“你董卓,将来必定为万世唾弃,为世人所憎!”

董卓身躯微微发抖,右手已经不自觉的去摸腰间的佩剑。

“不会的。”

一直沉默,没有开口的刘协此刻突然说话。

“君子论迹,史书论果。”

刘协双眼不带丝毫感情的看着黄琬:“太史公春秋笔法,可依旧不能抹杀卫、霍的功绩。”

“他再怎么夸耀李广。大破龙城、封狼居胥的功劳都不可能记在他的头上。”

“太师倘若能够辅佐朕中兴汉室,成为当世周公,使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那想必,便是史书记载,也会被当做荒谬之言!”

……

黄琬愣了片刻后,突然狂笑起来。

“世人皆传当今天子聪慧,却没想到竟然这般愚蠢!”

“董卓不过一介匹夫,他如何能够使得汉室中兴?如何能做的了周公?”

“天子愚昧,奸臣当道,这是将要亡国的征兆啊!”

刘协眯起眼睛。

“按照你的说法,这天下换个天子,换个太师便能太平了?”

“正是!”

黄琬现在已然心存死志,索性将心中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只有诛了董卓,这天下才有救!”

诛杀董卓,天下真的就有救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