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是冰块(1 / 2)

李界众目睽睽丢了人,面色发黑阴沉骇人,身下那些苍蝇偏生窃窃私语惹人厌烦。

他心烦得很,道法紊乱招式急躁,又被白衣女子抓住破绽伤了几剑。

李界只想速战速决,双手合十,凝结法术掌间涌动奇异磅礴的绿色光辉。

自掌间溢出散发向四周扩散,气势骇人威力无穷。

有人惊呼几声,李界面露得意,心中暗暗自喜。他自以为胜券在握,心中已经破戒道法污秽。

“大法浮屠。”随着他双手极速结印,交叠交叉又拍合,一个巨大圆球凝聚出了内含道家秘义,破碎大道法力,斩灭生机。

李界阴笑几下,双手发力一推,能量朝着江溺攻击极速冲向她,白衣女子身形娇弱屹立空中。

白裙飘飘宛若仙子,骇人恐怖的攻击袭来,她面不改色平淡如水的脸上没有起伏。

手腕翻转退至身后,摆出姿势,声音冷淡夹带寒意回响在天地间,长剑闪烁白光耀眼而摄人心魄:“终思剑,思无邪。”

手臂发力挥出,白色剑气冲击而去,夹杂恐怖的压力,似乎没有穷尽的气息,足以容纳山海。随着剑招道法对拼,空中轰然炸开,方圆几里都受到波及。

下方弟子躲闪防御。

烟尘过后李界身形踉跄,自空中栽倒了下来!

裁决落下:“胜者,白衣女子。”众人惊骇的同时也疑虑,这人儿竟然还未自报家门。

女子悠悠落下立在地面,衣袂飞舞脸色平静无波,单薄却固执的身姿之下,衬托的天地都孤寂萧条了。

她轻声回答喧哗,质疑,周遭一切怀疑猜忌都置若未闻,只是安静而平常的陈述:“我叫江溺。”

一句话回应了无数猜疑。

“玉山派,江溺。”女子一袭白衣出尘,声音清冷而温吞,像极了她本身不骄不躁,胜不骄败不馁。

冷漠又决绝干脆的声音拉回了少年神智,猛的抬头望向清冷理性的少女。

窈窕身形单薄而倔强,现实和回忆重叠,冲击着赵元脆弱不堪的神经!!

头像是被几万只蚂蚁啃食,一口一口撕咬吞食着脑髓,少年疼的发抖,不自觉吸气,这种痛经历了无数次却还是难以招架令他每每都不敢多想,心里生出畏惧。

脑汁被吸干脑髓被活生生抽出颅内,就好比在头骨上敲破一个孔伸进去管子,硬生生吸出里头的汁液。

整个脑部胀痛牵拉,赵元身形不稳倒退了几步,抬手捂住额角脸色青白。

见少年状态不对,冷若冰霜的少女罕见的,软下声音:“怎么了吗?”她不明所以,只好先考虑当下,稳住少年情况再行定夺。

赵元闻声一愣,身子一滞有些微不可察的颤抖又接着后退了几步。

江溺不以为然,身边的人十有八九如此,忌惮恐惧,猜疑愤懑是她最常在别人身上见到的。

出于惊人的天赋和努力,一举成了关门弟子修为突飞猛进,通过了严苛的戒律考核成了执法阁执事。

秉公执法,切勿意气。这句信条成了少女人生的标杆,与她一生挂钩紧密相连。

两年的执法,让原本就冷淡的少女愈发像个冰山,严厉,狠辣,无情铁面成了她的代号。

可谁又会在意,看似冷静稳重的女子,也不过十七上下。

外人眼里灭绝人性,没有人情味的执法殿堂,大家都不想沾惹。江溺却喜欢喜欢冷清,肃立孤寂萧条。

此次出行本是路过,察觉妖物气息追踪至此。在一村民身上发现妖气,而且已经杀了几人马上要成了妖魅。

仅次于邪妖的级别,一妖足以杀掉一镇子的凡人。

执法阁第一要戒凡危害人间,必除。每个执法阁弟子必须牢记这条,作为执事更是如此。

方才那妖物邪性,不似附身,预计是化身变化成了人类。

方才掩人耳目。

只是作为出生就是万海境界的高手,一眼就识破了这计量。

以免殃及无辜还特意开了异眼,那人妖气磅礴,绝非人类方才伺机偷袭一击毙命。只是引发了骚乱,要离开的时候,却忽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靠近,威力之大哪怕体质特殊稀罕的她,也心生畏缩胆寒。

上一次生出这种退缩情绪,还是几年前和那个怪物。便决心留下查探一二,看见了一个白衣少年郎,模样倒是俊俏气质也尚可,只是身形干瘦风一吹就倒。

感觉就很弱!

和那股恐怖气息格格不入,江溺心中暗自嘀咕。

可是颤动的终思和身体本能的抗拒,想要逃离不是假的。

见赵元呆头呆脑便主动现身,报上名号。

赵元有些震惊,脸色受惊煞白心中慌乱,毕竟境界察差距太大,连她一击都扛不住。

盘算如何逃跑。

却被少女抢先一步,清冷淡漠,如池水的声音响起清澈而澄透:“道友,相逢在此真是有缘啊。”

赵元不傻,听得出含义,这儿偏僻不会是巧合。

他稳定心神从容回应,只是声线不可控的微微颤抖:“是啊好巧。”少女见眼前男子不开窍,叹息一声,声音轻微带着惋惜。

宗门规矩第二条,问了不回必有猫腻,再问不回可主动出击不予追究。

已经问了一次仅剩一次机会,江溺也无心为难旁人,斟酌了词汇,尽量选委婉易懂的词句:“敢问道友在这做甚?”

太多顾虑反倒弄巧成拙,这句话简直四不像,令人听不清意思还弄的误会,俩人关系并不熟络只会徒增麻烦。

好在赵元脑子疼的要死,没心思多想,敷衍了句:“抓青蛙。”

江溺听了脸色空白,不理解其中含义,大白天烈日高照去捉哪门子青蛙。

再看他捂着额头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心中不满神色微微恼怒,语气也冷冽了下来:“道友何必搪塞,不欢而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