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大院(上)9+王家大户(上)1(1 / 2)

等第二天起来时,已是云散天晴。连着几天的雨,让鸟儿们也心情郁闷,得到一个亮瓦晴天,阳光普照,都争着抢着飞来飞去,吵着闹着喳喳叽叽,它们也在刷存在感。人如果能像鸟一样该多好,可以追,可以逃,可以迁徙,可以栖息。

若真是鸟,几千里路,几日即到。可惜人不是鸟,摆脱不掉剥削压迫,躲避不了刀枪战乱。

孩子们跟武老师玩得挺好,他们倒是想留下来,可是不行。一家人再次向武老师道谢,问那拐子哪去了,武老师说让师兄给砍了,哥俩叹了口气也就作罢。

同时和武老师告别,准备再次上路。

武老师知道留不住他们,便让师兄把拐子的马车套好,亲自把鞭子交在高龙旗手里。行李摆在最底层,女人和孩子都坐行李上面,那个独轮车也用绳子捆在车后把上。一家人又开始了有目标却不知目标在哪儿的逃荒。

几年之后,武老师在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中受伤病死。他心中的救国梦没有实现,他离世前明白了,靠这些散兵游勇救不了大清,洋人赶不走,反而越来越多。他又不明白大清为何成了这样,如此腐败,如此不堪,如此无能,如此不

可救药。

高家兄弟翻过马谷山之后,进入永平府(今秦皇岛昌黎一带)顺着满清一些官员(有贪官,也有清官)的流放之路,往关东走去。路上大嫂生了一个儿子后病死在路上,不知道孩子是不是高家的血脉,但高龙旗视为亲生。

进入奉天府后,兄弟俩分道而行。可能兄弟之间起了纷争,也可能心中的结一直没有打开,莫不如分开。高龙旗在宽城子贴岭窝堡屯儿扎根后几次回奉天府打听凤旗的下落,都没有找到行踪,再后来军阀大战,真正的乱世开始。自此,

从高家寨闯关东的家族兄弟可找到的只有高龙旗这一支。

好在高家人永不服输,秉承着老祖宗的志愿,要把高家大院传承下去。高家子孙生生不息,繁衍不停。正如多少个闯关东的家庭一样,是无奈,是隐忍,是坚强,也是形势所逼。不管怎样,只要成功的活下来,就无愧于历代祖宗。高家

老祖宗(家谱)每年过年都会从祠堂里请出供养,那里记载着的,是一个个死去的人的名字,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

敬请关注下一节《王家大户(上)》

这个地方叫元宝沟,又叫郎牡吐,属于巴莱的地儿,在农安西北六十里。

这里原本是一个湖,本地都叫泡子。后来水退了些,有人就在水边盖了房子,后来成了屯子。因为湖从上面看着像是个元宝,所以这里就叫了元宝沟,而郎牡吐是金国留下的名字。据说这里有好多古墓,国家文物局还来这里考察过,说是挖到了金兀术的大斧子。

这都是人们的谣传了,不过倒真有一些钱币,平时走路时就能捡到,挖个水沟也能遇到,都也不当回事儿,小孩子就捡起来扔着玩,大人捡起来留着给孩子玩,毕竟屯子里想找个玩具挺难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