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都疑窦(1 / 2)

“欸,父皇……”却在这时,朱标忽又出声。

朱元璋抬眼望去,只见朱标满脸疑惑:“怎么父皇你的梦里,那陆羽都没提过二弟三弟呢?”

闻言,朱元璋愣了片刻,方才回溯起自己的梦境,他这才发觉,自己梦里,那陆羽果真从未提起过朱樉、朱棡二人。

难怪当初觉得不大对劲,这会儿经朱标提醒,才反应过来,他俩又做什么去了?

思虑片刻,朱元璋摆了摆手:“罢了,此事待后再虑吧!”他心中已有计议,等晚上再入梦时,寻那陆羽好生相问吧!

自起床后,梦境之事犹如一块大石,一直压在朱元璋心头,叫他难以开解,无心顾暇其他,如今吐露完心事,他卸下心头重压,终有余力去处理国事了。

朱元璋本是历史少有的勤政皇帝,这才几个时辰,他的桌前已堆了山丘般的奏章。

料理完手头之事,他长舒口气,转头看向一旁。

身旁的朱标也正批阅奏章,只是速度远不及朱元璋,桌上奏章还剩了大半。

“你且去歇息吧,剩下的奏章交给我吧!”看到朱标一脸倦意,朱元璋有些心疼道。

“儿子身领辅政之职,本就该替君分忧,怎好将理国重担全丢给父皇呢?”

朱标抬起头,倔强地笑了笑,他脸上的疲倦一望可知,看得朱元璋更感心忧。

霎时间,朱元璋脑海里浮现过陆羽的话,说是太子早亡,也与政务繁重颇有关联。

想到这里,朱元璋毅然摆手:“叫你去歇息,你听着便是,哪来那么多聒噪话!”语气虽是生硬,却饱含关爱之情。

朱标哪能不懂其中深意。

若在平日,朱标定会留下,多帮老爹分担些压力,但今日从朱元璋口中知悉天机,他也确实需要些时间精力去消化,更何况府内还有那吕氏要处置……

朱标略作沉吟,点了点头:“如此,便偏劳父皇了。”说着,他起身恭敬行礼,随即亲自将剩下的奏章抱了过去。

看着朱标劳碌身影,再看他满脸倦意,及至他走近时,眼里现出的血丝,朱元璋更感心疼,他心中更加坚定了想法,断不能叫朱标操持那迁都之事。

“嗯,迁都?”

看着朱标远去的身影,朱元璋似是想到什么,随即抬手一挥:“去将毛骧喊过来!”

片刻之后,一个身着玄青锦袍的壮年男子,大步走了进来。

“拜见陛下!”

一进屋,这人便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恭敬行礼。

此人便是毛骧,他本是朱元璋手下检校之一,开国后被委以亲军都尉府指挥使一职,负责监察百官,是为朱元璋心腹。

“起来说话。”在毛骧面前,朱元璋恢复了以往的威严姿态,冷声问道:“韩国公近来如何?”

方才看着朱标,朱元璋又想起迁都之事,此前他早已派人营建凤阳中都,为的就是迁都。

为了建这中都,朱元璋不光斥以巨资,更从江南富庶之地,迁去良民十四万,耗费如此精力,自不会贸然荒废,如若大明当真迁都,那凤阳自然是首选之地。

可听那陆羽话里话外,全然不提凤阳中都,朱元璋不免怀疑,是否是营建中都之事生变,而负责修建中都之人,正是韩国公李善长,所以朱元璋才唤来毛骧相问,毕竟毛骧的亲军都尉一直负责监察百官,李善长也在其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