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前因(1 / 2)

我叫温三宝。

他们不知道,我的名字是饿出来的。

那一年,老家上游溃堤,洪灾连绵三十里。土墙垒砌的房子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不止是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冲走了,整个村子都被冲刷的一干二净。

只剩下一片狼藉。

那晚,我抱着弟弟躲在院中老槐树里。我们泡在洪涝之中,看着父亲和妹妹消失在滚滚洪浪中,不见踪迹。

太可怕了。

大水过后,就是流年饥荒。初始的没什么感觉,无非是少吃点饭食。后来母亲病死了,只剩下我和弟弟。

那年我十一岁,只觉得很无助。

我把母亲埋在院后,回到灶房准备做饭给弟弟吃。打开米缸的时候,我才知道家里早就没有米了。

母亲是饿死的。

我还记得弟弟虚弱的趴在我身后,瘦弱的手指搭在我肩上,他说:

“哥,我想吃肉。”

“妈说她走了我们就能吃上肉了。”

“哥,妈是不是骗我们啊?”

他是弟弟,他懂的事我也懂。

“嗯,妈说的对。”

我没办法拒绝,因为我们都太饿了。

残年将近,天色昏暗,遍野暮凉。

我们捧着破旧的陶碗,垫着脚在灶台前。大锅里面盛满了刚煮开的骨肉,没有盐巴也没有酱料,但却美味异常。

像是回到了父母还在的曾经,那个时候还能去学堂听课,还记得...先生怎么说来着?

做老百姓的,一生所求,就是图个温饱。

温饱好啊。

温饱,对,一日三餐都要吃的饱饱的。

遍地饥荒的年代,温饱两个字哪有那么容易。家里能吃的很快吃完了,连弟弟都被我吃掉了。

我只能流浪,流浪到外地讨口饭吃。我讨不到饭就只能去偷,然后被打,逃跑,接着流浪。也不知流浪了多久,浑浑噩噩,终日无话。

有时候我会想,我应该是死了,饿死了。人们都像看不见我一样,直到陈家主母的出现。

“你叫什么名字?”

她轻声询问着,身边的管家婆递了一碗馊饭过来。夕阳披在主母的身上,那金黄有些耀眼。

名字,我的名字吗?

‘温饱...不,温三宝。我的名字,我叫温三宝。’满口塞满米饭的我言语含糊。

我不是很贪吃,我只是很久没吃饭了。很久,久到记不清上一次吃饭是什么时候。

“收留我吧,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

我鼓起勇气站在她面前,尽管双脚无处安放,但我的心早已倾心向她。

‘好啊,跟我去陈家镇。’

我不知道陈家镇是什么地方,但我知道这世上像她这样的女人很少,上一个已经被我和弟弟吃了。

‘嗯,你去哪我就去哪,你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我暗暗发誓;哪怕是叫我去死。

......

出租屋内,周武端详着手里的短刀。这是他从饿死鬼那里带回来的短刀,除了材质古朴,没有特别的。

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这是古代的东西。

周武再次翻出一样东西,那本老道留下的古书。上面不仅仅有当日的《上清大洞真经》,还包含了《玄妙内篇》《妙真经》《黄庭经》等经文。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道家真迹。

收起古书,他拿出手机,上面的时间正是穿越之前的那一天。点开微信,杨紫玉的消息跃入眼帘。

“如果你想知道你经历的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回来后找我。”

周武望着手机陷入了沉思。

那天夜爬的计划是,杨紫玉提出来的。而她现在对自己说这句话,那就意味着自己经历的一切,都跟她有关。

周武:今晚有空吗?

杨紫玉:浮桥,七点半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