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蚌湖村(1 / 2)

当最后一抹晚霞消失在山头时,众星拱起一弯浅月,身后的湖泊荡起银涟。

银色夜空下,有一条蜿蜒的山路,盘绕着几座山丘。沿着山路向山里看,是茅屋和灯火。

此地名为青岚湖,潘阳湖的卫星湖之一。

男人住的这个村,叫蚌湖村。

烛光昏暗,周武端坐在桌前,苗刀和双肩包搁在边上。

桌上炖了一大碗杂鱼汤,汤里最大主食是一只不像样的蟹子。除了这个汤,别的就是些鱼干之类的。

看来,蒋铁男最近的日子过得不怎样。

蒋铁男盛了一碗鱼汤,半蹲在床边。舀了一小口鲜美的鱼汤,轻轻吹凉了,然后喂给还在襁褓中的女婴。

“她叫什么?”

“囡囡。”蒋铁男脸上露出些许苦涩:“娃娃她娘走了,我家里没别人。”

“那你们如何生活?”

蒋铁男歉笑几声,继续说道:“她还不会走路,我平时都在家照顾她,偶尔出去放下网笼,捉点鱼虾维持生活。”

“囡囡...”周武念了声,又问:“这是乳名?”

“是啊。”

两人的谈话被囡囡听到了,她咿咿呀呀的笑着,两只小手一张一握,像是在表达自己的开心。

望着女孩稚嫩的笑容,周武心都软化了。

就在几人进餐时,院门被敲响了。

“咚咚咚。”院外有人喊道:“讨渡米了。”

周武尚在疑惑中,蒋铁男起身回道:“来了。”他说完,走到床底下将家里仅有的两升米均出一升。

蒋铁男搓了搓蜡黄的脸庞,挤出了几分笑意。然后抱起竹筒,护着筒里装着一升米往院门走去。

尽管眼中满是不舍,但脚步一刻也没有停下。

“等下。”周武起身拦住:“非给不可吗?”

蒋铁男愣了下,而后苦笑一声:

“怎能不给渡米呢?”

说完,他侧身而过。

这一次,周武没有拦他,而是注视着蒋铁男走到院门口将米倒给了讨渡米之人。

他有些不解,蒋家少了这一升米,只会让本就贫寒的家境更加贫寒了。

“为什么一定要给渡米呢?”

蒋铁男再一次反问道:“怎能不给渡米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先要明白渡米是什么,渡米是摆渡人讨的谷米。

这世间有三种人会讨米吃。

第一种是和尚,他们来讨米的时候不叫讨米,叫化缘。对于老百姓来说,佛是一种精神寄托,所以会有不少人愿意布施米饭。

第二种是乞丐,乞丐来讨米的时候也不叫讨米,叫要饭。乞丐是好吃懒做,对于他们来说,能讨米就讨米,能讨饭就讨饭,最好是冷饭剩菜,直接就能吃进肚子里。

第三种是摆渡人,他们讨米也不叫讨米,叫渡米。因为古时候没有那么多钱财,所以坐船过河通常都不需要给钱,摆渡人会免费送人过河。南方这边的摆渡人终生摆渡为营,他们为了谋生,就得讨米吃。

摆渡人讨渡米是有规矩的,往常是家家户户一年讨一遍,也有半年讨一遍,或者秋收讨一遍的。

他们的村庄不大,二十几户人家。遇到摆渡人讨米,家家户户都会给几升或者一斗,最少也是一升。

毕竟,摆渡人是在为大家做事。

了解清楚本地习俗后,周武也释然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