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孤女(二十八)56(1 / 2)

  楚玉心下默默补充道:如果你选错了,那就父子一起杀了,死人也不知道难过。

  顾怀瑾了解父亲,暗道如果父亲知道楚玉想当皇帝,一定会杀了她。

  他努力想要保全所有人,做出自己的选择:“我请求你,保全他的性命。”

  楚玉将握着刀柄的手缓缓松开,不管顾怀瑾日后如何做,至少这一刻,他保住了一条命。

  战报传回燕州,侯爷听得四千人将一万戎羌人杀得人仰马翻,当即抚掌大赞:“好!好!”

  一直负责写奏折的幕僚冯礼,此时已经搓着手准备要动笔了,他自觉揣摩到侯爷心思:“如此大捷,不若记在世子名下?”

  侯爷眼珠子转了转,说道:“这次的请功奏折,由常先生来写。”

  冯礼一愣,常蘅可是他的死对头,一直被他压制得死死的,怎么突然就抢了他的活?

  冯礼想不明白,但常蘅却看了全程,敏锐地察觉到侯府近期的变化,侯爷流连后宅努力造人,在公务上排挤顾怀瑾的趋势,这次出征又颇有种不管顾怀瑾死活的意味。

  常蘅意识到,这对父子之间应该是生了嫌隙。

  常蘅飞快将奏折写好,奏折里不仅没有楚玉的名字,就连顾怀瑾都成了一个陪衬的小丑,专门衬托侯爷光辉勇猛、战无不胜的高大形象。

  侯爷看着这份新出炉的胡扯奏折,越看越满意,甚至恨不得这个杀敌无数的人真的是自己。

  楚玉和顾怀瑾没有回来,而是继续追着戎羌打,数战数捷。

  一时间,侯爷向朝廷请功请到手抽筋。

  这么多功劳揽在自己身上,效果显而易见。

  京中不时有赏赐送来,除了金银器物,侯爷最看重的,便是那一道“太子太傅”的加封。

  本朝还没有立太子,因而这就是个荣誉性的虚衔,用来表彰大功臣。

  巨大名声带来的不仅有朝廷的赏赐,还有如雪花一般涌入燕州的报国之士。

  戎羌一直是本朝的心腹大患,但对战多年,一直没有占到多少好处,被戎羌掳走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至今还有几座城池未能夺回来。

  燕北道连战连捷,让这些有志之士看到了击灭戎羌的希望,

  “多来几次这样的大捷,想必侯爷的爵位也能往上升一升。”常蘅还没往谋反上想,只以为侯爷是想将自己的爵位堆上国公。

  侯爷心中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也希望正式谋反前将爵位升到国公,日后可以用国公封号作为国号。

  见识到了冒名顶功的好处后,侯爷像是毒瘾犯了一样,有些停不下来。

  恰巧此时,顾怀瑾和楚玉一起回来了。

  侯爷比他们俩还要着急,问道:“怎么回来了,怎么不继续打?这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