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何为恩,何为义(1 / 2)

进入楼上的客房,秦海便是先行沐浴,其中加入少量的药液。

很快便是一扫一路的舟车劳顿。显的神清气爽。

川岚帝国是围绕,川岚山脉建立的,所以标志就是一座巍峨的高山。

当然这川岚山脉只是云洛山脉的一个很小的分支罢了。

这南泰城和西海城也差不多可以说是川岚帝国的两极。是相距最远的两座城市了。

所以随着离开西海城离开秦府的日子越久,且距离越远。秦海此刻也是显的思乡情怯。

所以秦海没有直接进入修炼,而是又下楼打算喝两杯。以解思乡之苦。

此刻已经是宵禁时间,皎洁的月光洒在城内,大街上不要说人,就是小猫小狗都没有,显的异常冷清。

酒楼大厅内的灯光也变的昏暗了些许。

秦海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小声的喊道:“小二,来一壶好酒,和两碟小菜。”

“好嘞,客官稍等,马上到齐。”

秦海前世的知白的师傅,擎天道人也是好一口美酒。所以知白耳濡目染之下,也是喜欢偶偶喝酒,抒发一下自己的情绪。

显然此刻的轮回后的知白,依旧喜欢这个方式。

很快,店小二便是端着菜盘,拿来了一壶老酒,一碟豆子,一碟花生。

都是下酒的好菜。可下酒最好的东西,不是任何美味佳肴。

而是需要一位能和你一起抒发情绪的知己。亦如擎天道人所言:“酒逢知己千杯少。”

在靠窗的位置,依旧能看到那颗永远在中心闪耀的天海星。

秦海想着前世与今生他最为在乎的人事物,就自顾自的喝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窗户上倒映出一个高大的人影。

一蓝衫男子开口说道:“抱歉,多有打扰,秦公子,能让我喝一杯嘛。我付给你银子。”

秦海回过头便是看见来人是张轩义。整个人情绪显的很低落。

秦海先是直接对着小二说了句:“小二,再来两壶酒,三碟小菜,添一份餐具。”

又说:“不必客气,张兄坐下便是,秦某一人独饮也少了那么一番乐趣。能有一人共饮自当是求之不得啊。哪里需要银子。莫不是张兄看不上秦某。”

“哪里,哪里,秦公子一表人才,一眼便知定是人中龙凤。在下也算是多有打扰啊,秦公子不嫌弃怪罪在下,张某已是十分感激。”

向秦海抱拳说完这些张轩义才是在秦海对面坐下。

小二的速度很快。酒菜立马就上齐

张轩义的年纪大约三十岁,情绪显的很低落。秦海就安静的喝着酒。

秦海知道。一个人在内心情绪很复杂的状态下,最是需要安静,来舒缓抚慰自身的情绪。

张轩义一杯,两杯,三杯。直到第五杯酒喝下肚。

便是不再有动作。只是缓缓看向窗外。仰起头朝着天海星的方向望去。静静的坐着。

如同雕塑一般!

秦海依旧自顾自的慢慢喝着。只听张轩义开口问道:

“秦公子,你说何为恩,何为义呢?”

“张兄,为何有此一问呢?”

秦海前世作为纵横四海的第一强者,岂是单纯的修为通天。对人心也是洞察深刻。可以说修炼绝对不止修炼丹田真气,修炼功法武技。想要不断破镜超凡入圣。绝对是修心为先。

此刻的张轩义便是如同修炼,陷入瓶颈。所以秦海想要对症下药。

必须要了解病症。方可药到病除。因此直接反问张轩义,你为什么要这么问呢?

显然张轩义的酒量不是很好,或者说他刻意让酒来麻痹自己。

微醺着说道:“唉,此事说来话长啊。……”

接下来的画面就是,一位二十有六的青年白袍男子,给对面的蓝衫中年男子倒酒,提问倒酒倒酒提问。循环往复。

经过了一番了解。秦海对张轩义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也明白了为何张轩义对两位马车夫有如此成见。

原来当年,张轩义的爷爷张良平,因为天灾与战乱流离失所,妻子也死在无情的战乱中,在背井离乡的逃难过程中。带着只有八岁的张正卿浪迹天涯,一路食不果腹,最终在烈日下的酷晒之下,晕倒在了胡家村外山脚的小路上。

胡家村的老村长胡元恩,正巧外出归来。看到了倒在路上的这父子二人。

老村长宅心仁厚,便是将这父子二人带回家中。找了村里的赤脚大夫。经过诊断,发现昏迷主要是连年奔波身体太虚弱了,便是开了两贴温补的药方。

叫老村长熬药给他们喝下就会醒来,再好好休养一阵就可以了。

灌下去了汤药,当天晚上父子二人就醒了。

老村长询问下知道了,张良平父子二人的遭遇,见二人实在可怜,自己也只有两个女儿,也都出嫁了多年也不曾回来一次。老伴不久前也走了。家里房子都空着,索性啊就让他们父子二人留在他家生活。

毕竟自己年纪也大了。有人能给自己搭把手,干点活也挺好过过日子也好。也把张良平当自己儿子,张正卿当自己孙子。

张良平当然是感激涕零了,可以说没有老村长带他们回来,哪怕不病死,可能现在也已经被山里的猛兽当了口粮了。

于是当即把张轩义的父亲,只有八岁的张正卿改名为张念恩。

一是希望张正卿能永远记住,救他们父子二人的,胡元恩这位老爷子。

二是希望张正卿做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对于他人的恩情,应该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品格。

而很快过了四年,在老村长家生活了四年的张念恩。已经到了十二岁了,到了人生的最重大的交叉口中。张念恩也去参加了觉醒。

也许是上天,怜悯这个孩子。刚记事甚至还记不清母亲的样子就与母亲天人永隔,在战火之中。与老父亲到处逃难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

如果没有遇到宅心仁厚的老村长胡元恩,已经都命丧黄泉了。

所以在那一年的觉醒仪式上,张念恩直接跨越七层天梯,天道之力灌体,一下子超凡脱俗。成为了一名修炼者。

本以为这孩子终于苦尽甘来,成为修炼者将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开始。殊不知命运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他。只是给他缓了口气罢了!

那一天整个胡家村四十多户人家都沸腾了。从来不敢想自己胡家村能走出一位修炼者。

而一个人成为修炼者后,如果没有家族势力,那么就是去加入一个家族势力,或者为国效力让皇室培养,或者进入修炼门派,或者成为散修。

张念恩因为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母亲。

深深知道一个修炼者如果投靠了一个势力,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刽子手。对于势力来说为了维系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不受压迫,所以追求强大,有纷争也在所难免。

也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但是中间可能有太多无辜的人受到牵连,如同自己一般而家破人亡!

因此张念恩不愿意去,成为任何一个势力的屠刀。

在拒绝了大量招揽后,选择成为了一名散修。为了修炼,当然即便当一位散修也需要一位领路人。

最终老村长集合了村里人也给筹集了一些散碎银两当路费。张念恩带着全村的希望,外出求学修炼去了。

在几番转折之后,终于拜师一位年老的武师修为的散修,为师尊。

那位散修也是一位佣兵团的佣兵。便带着张念恩做雇佣任务,赚取下品紫灵石修炼。

在一次次的佣兵任务中,昔日的懵懂少年,都已过了而立之年,张念恩也达到了武师修为。

这个年纪对于武师修为的修炼者来说,堪比普通人的二十岁。

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宅心仁厚的老村长在八十五岁的高龄走了,临终前放不下胡家村的乡亲。张念恩没在,就恳求张念恩的父亲张良平,希望他们一家能替他能照顾一下胡家村的乡亲。张良平自然是一口答应。

等张念恩回来之后,张良平便是将此事告诉他,并且一再强调,没有老村长就没有他们父子俩的命。老村长的遗言嘱托一定不能有丝毫违背。

张念恩对老村长也自然也是没有二话,而且作为修炼者,帮衬一下几十户平民老百姓也没太大问题。于是每年每家每户都直接给一笔钱资助他们过日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