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长洲城(1 / 2)

那惊鸿一瞥的绝景距离现实过于遥远,罗源将其深埋心底,暂时不打算去思考。

他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内气的凝练与循环之中,修炼的间歇则是向柳折欢询问些常识类的东西,争取早日脱离山村土包子的设定。

以往在山里时,那些个村民连自己属于哪个国家都掰扯不清,罗源只知道这个世界虽然画风贴近古华夏,但并不是大一统王朝。

现在随着柳折欢的缓缓叙述,一张异世江山图在他面前展开——这世界的科技生活水平类比宋朝,政局则四分五裂,天下分为五国十三郡,共主之位空悬已久,各地割据争斗不休。

他们现在所处的是十三郡中的广陵郡,罗源曾经的家位于广陵郡最南端,挨着横断山脉。往南越过群山便是福山郡,往北跋涉数百里则是威名正盛的东江国,他们要前往的长洲城则是广陵境内仅次于郡城的地方。

一路上柳折欢只绕过一次路,是去一家富人,把虎头换成了盘缠。

富人家祖上和柳折欢的祖辈有些渊源,现在算是个乡贤,柳折欢路过拜访时从他们那儿听说了食人恶虎的事,接下了除虎害的委托。

广陵郡平安县徐家。

罗源暗暗记下,这家人也算是他的有缘人,如果没有徐家的这份委托,罗源就只能硬着头皮独自翘家逃命。在这个时代,一个没有亲友照看、武力微弱、年纪低幼的孩童独自在外求生,大概率一个冬天都熬不过去。

未在徐家多停留,驴车改上官道后,离城市越近,人流也自然大了起来,隔三差五就能看见连绵的货车队列,车夫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队列中不乏身配短兵的护卫,他们警惕的观察四周,视线也有扫向罗源这边,但在看见柳折欢的衣物佩剑后,均是放松表情,露出敬畏的样子。

远行的旅人大多结伴而行,少数落单的一眼就知道是附近的住民,要不是进城采买的,要不是贩卖蔬果干货的小商贩。

这些百姓群体里也有不少别着柴刀、短镰防身的,旁人看到神色也很正常,说明所有人都适应了这种人人持刀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有着高度的戒备,暴力冲突稀松寻常。

该说民风彪悍呢,还是社会风气混乱呢。

如果有人还拿上一世和平时代的做派来闯荡这个位面,怕不是没几天就烂在某块地里肥田了。

这种风气意味着社会的基层必然不可能是资源富足的,多添一份碗筷都可能是压力。

罗源此刻内心有些担忧,柳折欢口中的人真的可靠么,退一百步来讲,就算对方看在柳折欢的面子上收纳他,他也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

古人一些在现代小市民看来离谱出格的观念多半就是资源匮乏与生存环境恶劣逼出来的,如此情况,他不吝放低心中的期待。

毕竟柳折欢只是赏识他,拉他一把,并不是他爹。

在罗源忧愁自己未来的功夫,驴车晃晃荡荡溜达过了城门口,喧嚣的人声又将他拉回了现实世界,城门口的生意五花八门,招力工的、编藤的、抬轿的、算命的、磨刀的,视线拉远还能看到短衫聚集的茶水店和繁忙的铁匠铺。

“时候不早了,先吃饭吧,附近有家面馆很不错。”

柳折欢一挥马鞭,熟门熟路的驾车前行。

罗源那边听到面条二字,原来的思虑顿时被抛之脑后。虽然表情还控制得住,但肚子却多少有些不配合的发出叫声了,在山里他可以想尽办法补充蛋白质,但精制碳水却是稀罕货。

“眼睛都亮了啊,小子,驾!”

“嘿嘿。”

两人都没吃早饭,好在那家面馆确实如柳折欢所说离城门口很近,就在个小码头边,他们到的时候正好还有些位置。

这家的面其实非常的朴素,因为周围来吃的大多只是码头力工,汤底清淡,只加了适量盐,一点酱油,一块猪油,几颗小青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