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件法宝(1 / 2)

杨缓还是不急不慢,转转悠悠道:“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当听到“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这两句时,梁一鹤已经是不能自已,眼泪夺眶而出。

天地君亲师,他梁一鹤清清白白一个人,就这么误入匪类,上了梁山,一失足成千古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诸位,诸位,知道我念的是谁的诗吗?”

“白不是高适的?”刘本农鼓囊了一句,闹麻了,还以为杨缓真有什么发明。

方才说话的人见刘本农瞟来,略带尴尬的咳嗽了几下。

只听杨缓说一句:“这就是社会运行的基本之理”说着,他又自嘲了两句:“我真是个好心人,不拿薪水,就给你们上课。”还有什么“当个纨绔子弟也没什么不好,但是协理副考对我来说,可见更加的海阔天空嘛。”

那义正词严的样子,好些人看了,嘴里都要骂一句:“虚伪。”

迫害梁一鹤的不就是你?

“看不惯这一切的,受不了的,你可以走了,你不适合当官,不要白费功夫了。”杨缓扫视了一圈,那些秀才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盯着他,面露沉思之色,但没有一个是走的。

“这就是本官教给你们的第一课。”

他们很多人都知道官场的黑暗,但是杨缓这样的接头演说,还是第一次遇见。

“世道就是这么个世道,面对这种种不平,选择同流合污的,也可以走了。”

这还能有人走吗?

大家都不走,只听杨缓点头:“看来你们都打算肃清官场的陈年恶俗,很好,朝廷开科举,要的就是你们这帮人。”好似他已经他们的老师了。

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抢了你七十,你会恨他,但如果一个人,抢了一百,换你三十,人们往往会对他有些感激。

一时,不少人对杨缓有发自内心的改观。

忽然,杨缓大喝一声:“梁一鹤,你既拜入本座门下,作为本座的开门大弟子,本座决心赐你三件法宝,燕远,取杏黄旗来!”

略等了一会儿,燕远跑了出来,“大爷,杏黄旗没了,这明黄旗也行吧。”

杨缓皱着眉头,点头,对燕远道:“让里面的班子拉个《步步高》。”

“吹响亮些。”燕远吩咐下去。

丝竹骤起,一阵欢快的音乐传来,杨缓表情肃然,将旗帜递到梁一鹤手里。

梁一鹤嘴里不停分泌唾沫,脚拇指抓地,几乎抠出一个庾信小圆,恨不得立时找个洞钻进去。

但他还是接过了这明黄的旗帜,说道:“多谢恩....师。”

杨缓喊道:“那打神鞭来。”

燕远小步跑来:“这次是什么?”

“...拿跟棍子来,土能生木嘛。”黄色代表土,燕远不明白,蒙在鼓里,但还是捡来一支木棍。

杨缓一看这棍子挺直溜的,还有些舍不得,放到梁一鹤的手里:“有了这打神鞭,上打奸臣,下打污吏。出了问题自个儿背着,不受嗟来之食。”

梁一鹤只觉臊得慌,背后旁人的笑语隐隐约约像只蚂蚁,钻进了他的耳朵,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附耳过来,我要传授你七字真言。”

杨衍只说了一遍,便道:“待你学成之后,便可出山,普度苍生,救苦救难!”

虽然杨衍之前两个法宝都像是闹剧,但旁观的人当中,还真有不少人对这七字真言表示好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