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围读42(1 / 2)

王君为主角取的名字是“赵明”。明明德,明是非。是个很好的名字。

赵明是县里管弦乐团的一位小号手,在这个大众还在为每天的吃喝而忙碌的年代,他以自己音乐家的身份而自豪。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改制后的乐团需要自负盈亏,没有经济头脑的团长很快就解散了开始亏损的乐团。

就这样,赵明失去了工作。生活的重担迫使他开始尝试自己曾经未曾想过的工作,但无一例外,放不下身段的他很快就被辞退。最终,还是在家里务农的父亲托同乡的帮助,为他找了一份在殡仪馆的工作,并不顾他的反对强横的要求赵明在那里工作。

在老人眼里,虽然入殓师的工作有些拿不到明面上,但却是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比他去当什么小号手要好得多。事实上,父子俩因为赵明当乐手的事已经很多年不见面了,只是偶尔通过电话联系。

在父亲的强迫和生活的重压下,赵明打开了名为“入殓师”的大门。好在,还有温柔的妻子能够给她一些心灵上的抚慰,虽然她并不知道丈夫的工作是什么。

平静的生活终于还是被打断了。赵明第一次和馆里的师傅出外勤,那是一位已经去世了两天的独居老人。不同于以往师傅让他处理的冰棺里相对干净的遗体,他人生第一次面对已经腐烂的味道,差点崩溃。

外勤结束后,赵明来到经常去的浴室冲澡,想要冲去身上的气味。离开时却撞上老板娘和她儿子的争吵:年轻人不想被琐事束缚,想卖掉澡堂去大城市打拼;老板娘却觉得自己干了一辈子的浴室,这已经是她的寄托,不想离开。

虽然有熟人相劝,但赵明终究是外人。最后,还是殡仪馆里的烧火师傅的出现,才打断了母子二人的吵架。

回到家,看着贤惠的妻子,赵明还是没有绷住内心,像个孩子一样大哭了一场。妻子无言地抱住了他,用自己的温柔抚平他的创伤。(原著是用的性行为,但改到国内嘛。而且我觉得一场淋漓尽致的哭泣也可以帮助放松心情。)

深夜,无法入睡的赵明起身来到母亲的遗照前。两年前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外地参加合奏比赛,没有及时返回,就连这张遗照也是父亲邮寄过来的。看着微笑的母亲,赵明却忽地有些记不清父亲的模样了,他心想,这是不是母亲对他的惩罚。

日子还要继续过。但在不断的外勤和师傅的言传身教中,赵明逐渐领会到入殓师的重要意义。可是,妻子怀孕了,而且也知道了赵明到底在做什么工作。她不想让孩子还未出生就接触到这么重的阴气,收拾行李回了娘家。

家里处于居民区,吹奏会扰民。拎着箱子赵明来到了河边,他小时候和父母经常路过这里。赵明取出小号,轻轻地吹了起来。小号箱上,记录着他当初的话:我一定要让你刮目相看!

……

“导演,为什么一定是小号呢,在剧里会不会显得有些突兀?”

围读后,宁靖举手问道。

“其实最开始是想用大提琴的。但是一方面,考虑到时代背景,在国内的县城里很少有人会教这个;另一方面,大提琴的声音比较低沉,虽然很衬电影的气氛,但我还是想要一个相对昂扬的声音。所以最终定下了小号。”

宁靖点点头。在剧中,她需要表现出一开始的温柔与包容,中期的不解、担忧和一丝丝厌恶,最终的和解、理解与支持。还是比较考验演技的,至少现在的茜茜来演不出这种感觉。

其他主要人员都在场。而且相比于之前的粗定人员,又多了几位。比如饰演澡堂老板娘的李名启老师,和饰演秘书的巩丽。

没错,巩姨也来了。她现在确实清闲,刚刚完成已经拍了四年据说九月底上映的《2046》,现在除了日常商务行动没有其他事做。得知王君这边开机后就过来要了个角色,还调侃王君要不要学墨镜王也拍四年,这样不管电影质量怎么样,话题一定能炒的火火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