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姑娘请披黄袍(五)291(1 / 2)

  “娘你放心,我不会随便欺负人的!不给阿姐惹麻烦。”

  看着自己莽莽撞撞已经玩野了心的小女儿,柳朝姝哭笑不得。

  她这话又哪是说给她听的?

  目光落在长女身上,她看见长女对自己点点头,心勉强放下去了些。

  庐陵书院并不是一座纯女子书院,和勇毅学宫一样,庐陵书院秉持明宗“天下共习文”之念,招收三类学子。

  一类是十二岁以下的蒙生,不分男女,两年后参加“蒙试”,若是通过才能继续读书,也就成了书院的第二类学子——“常科生”,“常科生”可在书院读书三年,若是再能考试通过,就成了“策生”。

  孟月池这些日子听母亲说了不少旧事,听说在明宗和仁宗两朝“蒙生”是就读于蒙学,还不用交束脩,只可惜到了穆宗时朝中缺钱,地方疲敝,不用交钱的蒙学在繁京之外就渐渐被裁撤了。

  “阿姐,你看,还有人赤着脚来呢。”

  听见孟月容的声音,孟月池转头,看见了一个背着破烂藤筐的少女,不止是赤脚,连裤腿都是烂的,上面满是划痕。

  那少女也听到了孟月容的声音,抬头用戒备的目光看过来。

  孟月池对她轻轻点头,才回答自己的妹妹:

  “她这一路比我们辛苦,读书也定比我们用心,你可别被比下去。”

  女孩儿的语气有种与年龄不符的稳重,倒让那个落魄的少女抿嘴笑了。

  看着那个少女跨着大步走在前面,孟月容惊讶地微微张着嘴:

  “她的脚不疼吗?”

  你姐姐头疼。

  孟月池没说话,拉着她走得更快了。

  因为年纪还小,她们姐妹都要先读蒙学,每日从早到晚,除了读“三经”之外,还有诗文、书法、算学、体学。

  孟月容有她娘开蒙,“三经”已经通读过了,诗文、书法、算学也都很好,体学也极好,穿着短袄绣裤,跑起来像是一阵风。

  孟月池的基础就要比她差些,“三经”里她只读过两本,学的时候还有些“不求甚解”,字,她会写,却不好看,诗文则是学都没学过,算学上倒是有些天分。

  至于体学,孟月池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因为性情活泼,喜欢与人结伴玩耍,课业又出色,很快,蒙学玄班的孟月容就在庐陵书院里声名鹊起,反倒是蒙学地字班的孟月池似乎除了容貌之外就并无什么出彩之处。

  再加上她极少说话,坐在学堂中就就越发像个影子似的。

  “明明是一对姐妹,一个太淘气,一个又太静。”夫子说起孟家两姐妹,都忍不住摇头,对孟月容,她们都是欣赏,对孟月池,她们就觉得有些可惜。

  “凡是问了她的,倒也能答上来,就是……”

  姬安语教的是诗文,最爱才思敏捷的学子,孟月池不能说不聪明,却并无那种敏捷。

  “就是觉得平淡。”教书法的杭秋儿也有同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