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姑娘请披黄袍(九)305(1 / 2)

  勤谨治学,温善为人?

  陆寒城回头,看向刚刚那处树上,树上早已空了,空留些许支离天光随影,仿佛刚刚种种皆是梦一般。

  “陆兄,此处就是客院了。”

  “多谢。”

  待那少年走后,陆寒城将自己的包裹放在干净的竹舍里,又从颈间掏出了一颗红色的珠子。

  “红珠发热,莫非刚刚那位孟月池就是所谓的命定之人?”

  十七岁的少年站在窗前,眉头轻皱。

  他六岁那年遭逢一场恶疾,救他性命之人留下了这颗珠子,说他情债入魂,一生所系皆在情中,若是遇到能让珠子发热之人,就是他的情之所向。

  只有与那人喜结连理,才是他正路。

  陆家诗书传家,家风严谨,对于这样诡谲言语自然不会信以为真,可陆寒城一旦离这珠子远了便会生病,若是离身三日更是有垂危之态,就只能让他一直戴着这珠子。

  十一年了,这珠子真如那人所说一般发热,却让陆寒城心中生出了些冷意。

  “一生所系皆在情中……”他摇摇头,将珠子收了起来。

  陆氏子孙,怎会将儿女情长看得如此之重。

  什么情债,他自然是不信的。

  再见到那位孟科首是在第二日,名震天下的薛山长身侧,穿着短衣绣裤的少女似乎从未见过他一般,在师长引荐之后对他行了一礼。

  “陆郎君。”

  “孟娘子。”

  也只有这几个字的交集罢了,薛山长问起江南量地一事,陆寒城知无不言。

  “经历穆宗、代宗两朝,淅川一代永业田也尽归于豪强之手……陛下启用女官,只盼着女官能有当年越知微越尚书那等魄力,可越尚书手持天子弓,敢借天子名杖杀豪族,陛下却无此等决心。”

  一头银发的薛山长身上并无丝毫老朽之态,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她已是耄耋老人。

  “陛下也是为难,毕竟她身后也没有三千豹骑和朔北军,朝中无钱养兵,便无力改制,无力改制,更是无钱养兵。”

  听薛山长这么说,陆寒城微微低头。

  如今朝中局势艰难,豪强出身的朝臣把持各处要职,朝堂之外,各地也渐显乱象。

  “说到养兵,北蛮势大,陛下只能依仗卢龙将军……薛山长,我此次南下,带了恩师翁徐林和家母陆雪妍的信。”

  接过两封信,薛重岁并没有打开,对着面前的年轻人,她淡淡一笑:

  “我知道,你们都想让我回朔州,可无论勇毅书院教出多少的女臣女将,又或者我以我兄妹二人之余威登高一呼再呼,重建了朔北军,也难救大启之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