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姑娘请披黄袍(二十二)352(1 / 2)

  人们瞪着眼睛,都在等。

  就像此刻他们在等着武宁的戍卒卷起惊天之势冲向江淮,甚至中原、繁京。

  在这种时候真的走到一个节度使的面前对她说“君侯之势”,把天下人的无声默契直接掀开摆到了台面上。

  不得不说,米家女子,真是“审势”高手,不仅有眼力,还有魄力和胆量。

  “米娘子说自己是草木之末、萤火之微也太过自谦了,平卢民生凋敝,百业待兴,凡有长才之人去了平卢,本官都扫榻相迎。”

  米倾寒低着头。

  去年,她就几次想要说服自己的外祖母米修如,将在江南的基业搬去平卢,她的外祖母一生也算平顺,教些《女则》、《女诫》,教女子在后宅温良恭顺的道理,偏偏到了晚年被庐陵书院和薛重岁压得有苦说不出,曾经煊赫江

  南的米夫子渐渐无人问津。也正因此,外祖母说什么也不愿意米倾寒投靠孟月池,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后继之人向着薛重岁的弟子低头,尤其还是个歌姬肚子里爬出来的庶女。

  可米修如的叱骂和哀声不能让米倾寒改了主意。

  天下大势将变,不是从前什么女臣入朝的那等小打小闹,是真的要大动干戈甚至要改朝换代的大变。

  她们米氏,男丁不兴,女子如今科举入朝也为时已晚,为今之计就是要依附于一方势力。

  依附谁?依附那些江南士族?在他们的眼里米氏女不过就是一群被豢养的玩意儿罢了,有钱有闲听你两句“妇德妇言”,真有事,米氏在他们眼里连奴婢部曲都不如。

  依附那些在繁京里的世家?他们的身边不缺可供驱策的牛马。

  纵览天下,唯有两个人可选,一个是繁京的梅舸,一个是平卢的孟月池。

  梅舸如今是吏部尚书,倚天子之威,行事渐显狠辣,如何能将米家看在眼里?

  孟月池是三品节度使,占数州之地,虽然根基尚浅,可她在凶名在外却行事稳妥,得薛重岁教导,城府远胜年岁,身后没有世家依仗,却也少了负累,等到天下大乱那日,世家皆成了兵戈之下的待宰牛羊,就是孟月池趁势而起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

  米倾寒的眸光凝在一处。

  自明宗以来,米氏一族的女子都是惊弓之鸟,好像次次都占了胜方,却次次都只是求全保存之策。

  她不想要求全自保,她想要奋进。

  她想来日的天下,提起米氏女儿,不再是被明宗褫夺诰命的笑话,也不再是交官隐退的“叛徒”或“识时务之人”。

  要么是立国之臂膀,要么是枭雄之从徒,总好过如今。

  “孟大人,您如今在平卢所做,来日……”

  “本官在平卢所做之事,只是安民。”

  一跪一站,年岁上只差了些许的两个女子却各有其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