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火牛破贼(1 / 2)

距黄巾军营地十余里外,一处无名的树林中。

此时,大概是下午五六点钟的样子,树林边缘处堆放着一根根三四米长,比碗口还大的圆木。

裴元绍从林中扛出一根圆木扔下,一屁股坐在地上胸口上下起伏,喘着粗气;他看向不远处正在巡视士兵搓绳的赵云,又看看另一边拴在一起的大水牛,低声嘟囔道:“俺还以为要杀牛吃肉呢!没想到是俺白欢喜一场!抢牛!砍树!难道真能打胜战不成?”

“嘭”的一声,周仓也从林中扛着圆木出来,他扔下肩上两根圆木,坐在裴元绍身边,道:“肥子,你嘟囔啥呢?”

裴元绍瞪了周仓一眼:“关你鸟事!”

因为,裴元绍最讨厌别人说他肥,他觉得他是壮,不是肥。

“你以为我想听啊?”

周仓站起身走向赵云那边。

“哼!”裴元绍索性仰躺在地上,双手枕着脑袋休息。

周仓来到赵云身边,拱手道:“司马,九十六根木头已备好!”

忙活了半个下午,终于完成了赵云的吩咐,九十六根,四米长,碗口大的圆木。

“很好!我这边也快好了!”

赵云看了看天色,估计离天黑也不远了,对周仓道:“将干粮发下去,吃完后赶紧休息!”

周仓连忙应命。

吃过干粮后,赵云提着一把铁胎弓离开了,其他人开始养精蓄锐。

而斥候队长肖仲则带领麾下五十人,四下戒备。

.................

天色大黑。

平棘城下尸山血海,沮授站在城头上,目视城外淹没在夜色中的黄巾营地;他没有击退黄巾贼的丝毫喜悦,反而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今日侥幸挡住了黄巾贼,明日还能挡住吗?

黄巾贼今日虽然死伤数千,但对于五万之众的他们来说,根本未伤及根本。

而平棘城,经过一天防守战,千余县兵已经不足半数,民夫也死伤千余;更重要的是守城物资已快用完,下午百姓都已开始拆城内民房,获取石头、滚木等防守物资了,小小的平棘城,根本经不起如此大的消耗。

沮授缓缓转首望向西面,暗自叹息道:国相,你难道要放弃平棘数万生民了吗?

突然,沮授背后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沮授回头望去,是东门职守的屯长,沮授脸色一垮。

“县君!”

因夜色掩盖,屯长并没有发现沮授脸色不善,躬身递上手中被他捏成一团的布帛,道:“刚刚东门外突然射入这东西,小的等人都不识字,遂连忙面呈县君。”

“胡闹!”沮授接过布帛,训斥道:“尔有戍守东门之职,派一兵卒便可,怎可擅离职守?若按军法,当斩!”

屯长一听,吓得双膝跪地,求饶道:“小的再也不敢了!求县君开恩!”

“此过暂且记下!望汝戴罪立功!”

沮授呵斥道:“若有下次定斩不饶!还不退下?”

屯长逃也似的跑下去城头,本来他以为亲自给沮授送信可以讨好沮授,没想到拍马蹄子上去了,顿时心中后悔不已,再也不敢擅离职守了。

屯长走后,沮授借助火把的光线才看清布帛上的字,不过字迹非常特别,有点像王次仲的笔法,字体方正,笔画平直,内容是:“县君亲启,吾乃巨鹿太守麾下司马赵云,奉太守之令助县君撤离平棘百姓,今夜子时末,云会对黄巾贼发动夜袭,望县君提前组织百姓向西撤离。”

沮授看完信件,激动的双手颤抖,他的援军终于来了!

而赵云这个人,他听说过;就是一个多月前元氏城外只身刺贼,且在万军丛中毫发无伤,被巨鹿太守郭典称赞浑身是胆的赵子龙。

据传言,这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当真是英雄出少年。

沮授没有怀疑信件的真假,毕竟信中说了,援军要先对城外黄巾贼营地发动夜袭,待黄巾贼应接不暇之时,他才带领百姓西撤。而平棘城居高临下,自然能看到援军夜袭黄巾营地产生的混乱,真伪自辩。

况且这也是平棘城最后的希望,沮授不得不信,若失去这次机会,那就只有破城待戮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沮授下了城头,连忙组织城中百姓为撤离做准备。

..............

夜更深了!

黄巾营地,与当初元氏城外一样,没有任何防御措施。

营地中心,是黄巾先锋贼将白绕的大帐;在数名女子肚皮上发泄过后,四肢发软的白绕,搂着娇躯呼呼大睡。

他梦到他破了平棘、破了栾城,破了常山国王都元氏,攻下了整个常山国,地公将军封他做常山王.......

不仅白绕在做着他的美梦,营地里很多人都在做着各自的美梦,金钱、女人、权力,这些都是令人魂牵梦绕的东西。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