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养鱼(1 / 2)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老君庙那古老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孟星奇的脸上,唤醒了沉睡中的我。缓缓睁开眼睛,感受着晨风带来的清新与老君庙特有的檀香气味。昨晚的一切仿佛还历历在目,那神秘的“老君令”仍紧握在我的手中。

坐起身来,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我深知,这枚令牌将引领他走向一条全新的道路,但我也明白,这条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

站起身,整理好行装,准备离开老君庙。在离开之前,我再次来到神坛前,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达对老君的感激之情。

“老君,感谢您的指引。”我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虔诚与敬意,“我会珍惜这份机缘,不负您的期望。”

说完,转身离开了老君庙,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如秋日的晚霞,五彩斑斓却又带着几分莫名的惆怅。我摩挲着手中的那枚“老君令”,它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让我对未来的路充满了迷茫与期待。原本,我只是想回家养养鱼,过上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静生活。但现在,这枚令牌似乎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该如何开始呢?”我自言自语,眉头紧锁,仿佛要挤压出些许灵感。

正当我沉浸在思绪中时,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考。

“星奇啊,你终于回来了!”那是老张头,我们村里的智者,他的年纪似乎比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还要悠久。他总是坐在村口的大树下,与过往的村民分享他的智慧和人生的经验。

“老张头,好久不见,您身体还好啊?”我快步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

“好着呢,好着呢。”老张头笑眯眯地看着我,“听说你出去闯荡了几年,现在是不是想回来大展拳脚?”

我苦笑了一下,“大展拳脚谈不上,就是有些想法,想回家来实践一下。”

“哦?什么想法,快跟我说说。”老张头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期待。

于是,我便将自己的养鱼计划详细地告诉了老张头。从市场调研、技术支持,到未来的发展前景,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老张头听得入神,不时地点头赞许。

“养鱼,那可真是个好主意啊!”老张头感叹道,“咱们村的水质好,养出来的鱼肯定鲜美。”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我附和道,“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鱼塘。没有合适的鱼塘,一切都是空谈。”

老张头听后沉思了片刻,“村西头大水库下有几个小池塘,你觉得怎么样?”

“那几个池塘吗?”我眼睛一亮,“那确实是个好地方,水源充足,环境也优美。如果能租下来挖掘扩建一下,简直就是理想的鱼塘。”

“不过,那几个池塘是村里的公共用地,想要租下来可不容易。”老张头提醒我。

“是啊,我也知道不容易。”我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但我总得试试看吧。”

老张头看我有些沮丧,便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担心,我帮你打听打听。村支书是我堂哥,我跟他提一提,看看能不能行个方便。”

听到老张头这么说,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小村庄里,亲情和友情总是那么让人感动。

接下来的几天里,老张头忙得不亦乐乎。他不仅帮我向村支书提出了申请,还亲自带我去看那几个池塘。池塘周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简直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我站在那里,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鱼塘的繁荣景象。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虽然村支书对老张头的提议表示支持,但还需要经过村委会的讨论和村民的同意。我知道,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也可能会遇到很多阻碍。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总会有人看到我的诚意和努力。

在等待的日子里,我并没有闲下来。我开始四处奔走,寻找合适的鱼苗和饲料供应商。同时,我还向村里的养鱼专家请教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每一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