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钱庄学徒苦,命格大道生(1 / 2)

阿牛,这位风华正茂的少年,此刻正雇了一位镖师随同,行走在县城回归云溪镇的路途之中。他身姿挺拔,面容清秀,嘴角常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仿佛世间的纷扰都无法撼动他内心的宁静。天赋异禀的他虽年少,自幼便拥有过目不忘的神奇能力,虽然入行仅仅三年,却已能独挡一面,独自外出处理各种业务。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落在他的肩头,为他年轻的身影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他心中装着重要的事务,然而步履却并不沉重,反而每一步都迈得坚定而有力。此次出行,他身负重任,东主与掌柜曾郑重交代,若是家具行刘掌柜那笔逾期了两个月的款项无法收回,便需由他出面,将此事诉诸官府,将刘掌柜家的铺子收归钱庄。

说起那家具行的刘掌柜,近半年来一直重病缠身,家中的生意也因此一落千丈。阿牛心里明白,这笔款项的逾期并非刘掌柜故意拖延,实在是情势所迫,无可奈何。然而,商道有商道的规矩,他也不能轻易违背。

走在前往刘掌柜家的路上,阿牛不禁回想起了自己的过去。他六岁那年,父母便双双离世,狠心的叔叔婶婶为了些许生计,竟将他卖给了人贩子。几经辗转,他最终被带到了云溪镇这个小镇上。虽然这里只是个宁静小镇,但却给了他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他深知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因此对于刘掌柜家的遭遇,他感同身受,心中充满了同情。

前日,当阿牛来到刘掌柜家门口,他的心情异常沉重,晓得如果不能收回这笔款子,免不了东主和掌柜会给他脸色,东主家的恶妇更会恶言相向。然而,当他想到院内那个正在玩耍的孩童——刘掌柜的独子阿福时,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阿福那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里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期待。那一刻,阿牛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孤独而无助。

阿牛轻轻推开那扇略显破旧的木门,缓缓进到屋中。屋内陈设虽简,却透出一股别样的温馨。刘掌柜的妻子见贵客临门,不敢怠慢,赶忙拿出家中珍藏的茶叶与的茶具,意欲以最好的茶来招待这位不期而至的访客。

然而,当茶壶里的水声渐渐响起,茶香四溢之际,阿牛却注意到,那所谓的上好茶叶,其实不过是些细碎的茶叶沫子。他心中不禁一酸,知道刘掌柜家如今的光景已是今非昔比。

躺在床上的刘掌柜,脸色苍白,身体瘦弱,显然已无法下地行走。他不停地咳嗽着,每一次咳嗽都似乎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悯。

而刘掌柜的独子阿福,则躲在母亲的背后,用一双好奇而又警惕的大眼睛不停地打量着阿牛。那眼神中既有孩童特有的天真无邪,又带着些许的羞涩与不安。

面对此情此景,阿牛心中的催债之意顿时烟消云散。他深知此刻的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开口直接提起不还钱就告官收了铺子。于是,他坐在桌旁,沉思良久,心中琢磨着该如何巧妙地提起此事,既能不让刘掌柜一家过于尴尬,又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他轻声呼唤着阿福的名字,试图让这个害羞的孩子放松警惕。阿福畏畏缩缩地走了出来,抬头望着阿牛。四目相对的瞬间,阿牛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明白,如果此时收了刘掌柜的铺子,那么阿福的未来将会变得渺茫而黯淡,这个孩子很可能会走上自己曾经走过的那条艰难道路。

当思绪纷乱之际,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沾满灰尘的中堂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那竟然是一幅几十年前唐伯虎所绘真迹,如今虽然蒙尘,但却难掩其价值。阿牛心中一动,决定利用这幅画来帮助刘掌柜渡过难关。

他寻得镇上绸缎庄的赵举人相助,这位举人,亦是位识货的雅士。赵举人一见那唐伯虎的真迹,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他慷慨解囊将画购入,不仅帮助偿还了钱庄的款项,还额外提供了一笔足够刘掌柜家生活一年的银两。

这次阿牛不仅成功收回了款项,还帮助刘掌柜度过了难关。他素来待人以诚,这两年学生意后,更是能够整合资源,年级虽小但游刃有余地做生意的本事让东主和掌柜对他刮目相看,对他的态度也越来越好,东主老婆对他的打骂也变得越来越少了。当他憧憬未来越来越好的生活之时,他不知道在钱庄内他的命运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云溪镇,裕丰钱庄内,掌柜正打量着进门的一老一少两位道士。老道士气度如山似岳,葛罡则显得颇为傲慢,正是天师爷孙。他们一站定,葛罡便开口问道:“肖源丰可在此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