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十七章82(1 / 2)

   第17章

   也不怪赵匡胤这么想,庙号这种东西懂得都懂,陈寿的《国志》中就提到过——降及曹氏,祖名多滥。

   祖有功而宗有德被严重掺水,凡是称帝者皆称祖,二代皇帝有作为的多是太宗。大宋是他建立的,这“祖”定是落在他身上,那这太宗多半就是赵光义了。

   赵光义也配与唐太宗一个庙号?赵匡胤眸光一暗,若是名副其实,赵光义就动不得了。

   虽然科举起源于隋朝,完善于唐宋,鼎盛于明清,但这道科举题目对宋朝以后的皇帝来说还真不简单,因为后面的掌权者习惯了忽视武则天的政绩,只记住了她的恶名。

   宋朝修《新唐书》的时候,虽然用了春秋笔法大肆书写武则天的恶,甚至夸大了武则天的恶行,但并没有否认她的政绩。

   但到了儒学风气最重的明清,武则天能被记住的几乎就是恶名了,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就评价过武则天——唐高宗以其父太宗时之才人为后,无耻之甚,且武则天种种秽行,不可胜言。

   她的政绩已经很少被人提起,所以这道题对于宋后面的皇帝来说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送分题。

   倒是下面的两题对他们来说更像是送分题。

   “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宋璟[1]

   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下列能印证该观点的有()

   文景之治②贞观之治③开元盛世④康乾盛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