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二十六章141(1 / 2)

   “我们来看第一道古诗文题,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歌,其创作背景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的秋天。

   这一年李白应友人元演之邀,前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故有怀归之意。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怀乡之作。”

   “第一小问考的是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难点在于题目的陷阱,问的是不恰当而不是正确答案。很明显该选择B,早、秋两个字点题没错,但有提到听觉吗?没有!所以选择B。

   第二小问让赏析最后一句,以及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这题4分,写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思想感情2分。

   答案示例一: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思乡之情比作绵绵不断的汾河水,借其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浓烈、绵长。

   表达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1]。

   示例二: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

   李白:“……”

   李白垂眸看了眼自己只得了一分的答案,上面写着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失意之下悲秋伤月,感慨时光飞逝,仕途无望的无可奈何以及囊中羞涩了想家。

   默默盖住答案,李白若无其事的往下听。

   “第二题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南园》,李贺的南园组诗一共有十三首,合称《南园十三首》,这只是其中一首。”

   李贺之前的文人们:好家伙,南园到底是什么样的园子,居然能写十三首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