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是指导赛490(1 / 2)

   他这一次用了更大的力气,将预留的防守的精力都放到了攻击上,因为他意识到,面对仁王这样的对手,他防守的效果微乎其微。

   博格挥拍时手臂的肌肉隆起,观战的国中生们都不由得屏息。

   “也太……”毛利忍不住道,“这是吃了什么才能长成这个样子的?”

   小仁王也看得目不转睛,但他毫不担心仁王。

   而场上的仁王,依然像之前那样,仿佛打了一个很普通的,发球机发出来的,没什么特别的球一样,呼吸没有什么变化,球拍击球的声音也很清脆。

   但博格还是追不上这个球。

   这是技巧的差距吗?

   不,还有基本功的差距。

   原来基本功再往上还有那么多提升的空间!这就是教练们所说的,精英教育的巅峰吗?!观战的Q·P眼神变得狂热。

   如果仁王知道他在想什么,大概会嗤一声说“你想太多了”吧。

   精英教育?

   仁王就是野蛮生长起来的。

   他成长期没经历过太多专业教练教导,全靠自己训练。系统不断推动他往前,给予他在高强度训练中进步更快的能力,以及让他的续航能力更强。他所有技巧也都是在漫长的练习中自己领悟的。疲惫和汗水不打折扣,甚至因为恢复快而痛苦加倍。

   仁王很快就拿下了第一局。他破发得毫无难度,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

   耐力本来是博格的优势,而第一局他打出去的球没两个来回就直接被仁王得分了,理论上他消耗不大的,但交换场地时他额角已经隐约有了汗水,是仁王精神力溢出的压力让他精神消耗很大,也是精神绷紧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后体能自然加倍消耗。

   仁王看了他一眼,调侃道:“累了?我听说你拥有‘从德国的罗腾堡到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300公里以上的距离都不流汗的身体能力’。”

   也没有哪个正常人会无缘无故长跑300公里,马拉松的全程也只有42公里。

   当然,那种专门的山路越野长跑不算,那种比赛一跑一整天,距离是根据选择的地点定的,也属于极限运动之一。

   “一直不出汗其实不是什么好事。”仁王一本正经道,“说明代谢能力弱。我听说这件事时还挺为你担心的。现在看来,挺好的,你的身体很健康。”

   博格:“……”

   “你的嘲讽能力果然如传言那样。”博格说。

   “拥有从德国的罗腾堡到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300公里以上的距离都不流汗的身体能力”,这不是写实,而是稍微夸张的说法。意思是“博格体能很强可以做到连续跑步300公里都不流汗还很从容”,形容他体能很好耐力很强,是德国常用的夸张修辞手法。

   仁王德语说得很流利,和他们聊天时甚至可以使用一些俚语,那么仁王不可能不知道这只是夸张修辞——仁王的表情和语气也体现了这一点。

   “欺诈师”的语言攻击能力很强,但面对他时大概还是收敛了一些的。博格这么想着,面对仁王严阵以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