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589(1 / 2)

   几日后,皇帝悠悠转醒,其自知已时日无多,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召见了连同褚晏在内的几位文臣武将以及皇族宗室。

   次日,老皇帝强撑着身体亲自现身朝会,宣布立九皇子为太子,并册封褚晏为摄政王,于九皇子能够独理政事前代理朝政,同时着宁王在内的几位大臣辅政,国丈也就是皇后的父亲,则被钦点为太傅,行教导太子之职。

   至此,前朝后事已然安排妥当。

   老皇帝早年便迷信于制衡之术,如今安排身后事,也依旧作风不改当年。

   太子年幼,即便再信重褚晏为心腹之臣,甚至册立了其为摄政王代理朝事,但老皇帝也不会全然没有防备。

   褚晏及其身后手握重兵的唐、陆两家是一股势力,宁王及其麾下大臣是一股势力,皇后极其母家又是另一股势力。

   宁王乃是老皇帝的胞弟,历史上不是没有兄终弟及的例子,老皇帝为了防着他,令其辅政的同时,又钦点了皇后的父亲为太傅。

   皇后出身百年望族,其后势力盘根错节,再加之皇后没有嫡子,九皇子被记到了她名下,其父亲又是太傅,关乎己身利益,自会全力辅佐。

   而为了防止皇权旁落外戚,老皇帝又册封了与军方关系密切的褚晏为摄政王。

   同时,宁王辅政也有一箭双雕利用其牵制褚晏、以防其坐大日后不肯放权的用意在里头。

   至此,三股势力核心利益各不相同,却又形成了一个相互制衡的闭环。

   理论上,老皇帝的安排是完美的。

   但在现实之中……

   作为九皇子真正的母族、甚至本该成为立储最大赢家的陈府,却是别说吃肉了,那是完全被排除在外,连喝汤都得自己努力。

   九皇子的亲舅父陈侍郎对此气得要死,当天晚上就按捺不住亲自登门去找了褚晏。

   其目的自然是想要搭上褚晏这艘船,只是在搭船之前,他首先得解决一项隐患。

   “你说什么?”

   褚晏听了只觉荒谬极了。

   “你让本王休了自己的妻子?”

   褚晏给气笑了,声如寒刀:“本王的内事何曾轮得到你来置喙?”

   虽是自己上的门,但听到褚晏的质问,陈侍郎不仅没有慌张,反而还慢条斯理地喝起了茶,显然是有备而来。

   如若可以,说实话他也不想做到这一步,但虞秋秋的父亲当年倒台,他爹陈御史功不可没,这是死仇。

   以前陈府和褚晏没有往来的时候也就罢了,虞秋秋一妇道人家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