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出发!32(1 / 2)

送走炮兵部队后,李云龙便和张大彪一起回到了新一团驻地。

“团长、张大彪,你们回来了?”

“吃过饭了没有?我让炊事班给你们留了些小米饭。”

钟副团长还没有睡,见到两人便立即迎了上来。

李云龙一屁股坐在板凳上:“端上来吧,在旅部吃了点,没有吃饱。”

抗战初期,八路军的主食以黑豆、小米、高粱米、玉米为主,副食或有或无,有也是以野菜为主。

在黑豆都不能保障时,部队普遍以菜代粮,再掺些谷糠、豆饼、玉米面等做成饼子或团子,这就是当时八路军经常吃到的主要食品。

没有菜吃,就到山上挖野菜、采树叶。如果打到野猪、野鸡,就可以打一次丰盛的“牙祭”。

因为吃得差,那时八路军战士的面目,二三十岁的人看上去像四五十岁。

没一会儿,炊事班的战士,便将两大碗小米饭和一盆菜端了上来。

“还有肉?”

李云龙鼻子微微一动,闻到了肉香味。

张大彪打开盆盖,目露惊喜:“团长,是鸡肉!”

“钟副团长,这鸡肉是哪儿来的?”

李云龙喉咙滚动了一下,他可是有好些时间没吃肉了,前些日子击溃坂田联队缴获了一些鬼子罐头,但是不多,全部都留给伤员了:

“我不在的时候,没有人违反纪律吧?”

“绝对没有。”钟副团长说道,“这是咱们团的刘守仁,到山上打来的野鸡,一共打了5只野鸡,还打到了一头200多斤的野猪。”

“刘守仁,新兵?”李云龙神色一怔。

钟副团长点头:“没错,正是咱们前些日子刚招的新兵,年龄有三十多岁。”

“刘守仁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自幼随父亲打长工谋生。他父亲特别喜欢打猎,农闲的时候,父子俩就经常拿着一杆猎枪到山上去打猎。那个时候的枪,都是民间土作坊造出来的,装火药铁砂的那种土枪。刘守仁从小就练枪,小小年纪,他打猎就是一枪一个准儿,十里八乡还是远近闻名的。他就靠这个本事,给地主家看家护院,当炮手。地主家里有钱,就给他换了洋枪了,他就天天练枪。”

“前些日子,咱们的招兵宣传干事到村里宣传,他就参加了我们八路军。”

“上次战斗,刘守仁用4发子弹,打死3个鬼子。”

对于团里出现的这位猎手兼神枪手,钟副团长已经将他的情况了解清楚。

“老天爷待咱老李不薄啊,一招兵就捡到了个宝。”

李云龙神情微微一喜,刘守仁这样的神枪手,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战场上不仅能杀敌,部队安定下来后,还能上山打猎,给战士们打打牙祭。

东渡黄河后,由于部队着急开往前线,只有在村里短暂休息的时候才有机会招兵,宣传不足,所以这一路上新一团只招到了几十个新兵。

“大彪,开吃。”李云龙说道。

“是!”

得知这鸡不是从老乡家那里抢来的,李云龙和张大彪便食指大动,开始干饭。

伤兵有缴获的罐头顶着,暂时不缺营养,所以李云龙也不用将这野鸡留给伤兵。

咱老李忙活了一天,还不能吃只鸡补补身子么?

钟副团长问道:“对了团长,你把王承柱和炮兵排叫到旅部,是旅部那边有什么作战任务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