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问水楼前问苍生(1 / 2)

欢欢啼鸣的鸟吟独奏响了石桥上的清脆碎华,百转千回间的梦,独叫醒了马车上痴痴入睡的侠义少年。

“你我再遇,乃终点,亦起点。”

空谷的悠悠狭长音,荡起了竹林中清幽的波澜,小屋中有一友在叙说着什么,他的声音时断时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李书生回望周遭数百件,自己再次进入了梦中。此刻,他正坐在古琴旁,双手搭在琴上,随手一拨,空灵的琴声如波纹般在竹林中来回游荡。

他回过神去,木屋的形象愈发清晰,窗户半开半就,正有一白衣男子坐在里面喝茶,可窗户遮掩并不见其相貌。

待到李书生想弯下身来好确定那人是谁时,那白衣男子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消失了,独留下了一杯茶违和地在木桌上冒着热气。

“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李书生,你可知这建木为何?”

“晚辈不知。”

“天下自在,天上自在,纵横天上天下!”

声如高山流水,宛转悠扬,如定神之钟敲在了李书生的心头,他确不知建木,可待到这声音说过之后却总有一种醍醐灌顶的畅意。

“今日,我允你,登天梯!”

语毕,梦醒。

恍惚间,李书生缓缓睁开双眼,自己这是不知不觉间在马车上睡着了,掀开帘子一看,外面有何良运把着马,安全的很。

此时已日落黄昏后,再渡过一条河流便可到达曲府了。

“醒了?你睡了一下午,来吃点东西吧。”曲向鱼极贴心地将干粮递给了李书生,而也是此时,马车慢慢地停了下来。

“下吧,船我已经安排好了。”何良运招呼道,领着众人上了一辆大船,虽说是大船,可也放不下马车,只得以多运一匹马而已。

不多犹豫,几人只好运了尉迟首的黑马。

“船夫,劳烦渡我们过河。”何良运向着老船夫说道。

老船夫没有多说什么,等到四人一马上了船后便慢慢地划起了桨。

黄昏下,温柔的微风抚慰着众人,一股恬静之感在此刻出现在了每个人的心头,天下之大,这般逍遥舒适的感受会很多吗?

又或者,会很少吗?

‘凉风习习,泛舟于江湖里,夕阳西坠,彩霞满天,任轻舟悠闲地顺水漂流,心情却放飞于蓝天碧水之间。’

李书生看着头顶的鸟儿在空中盘旋,他想起来梦中听到的话。

允他,登天梯。

他从前曾对此有所耳闻,是一个与伏羲有关的传说故事,叫做“伏羲登天梯”

当时在天庭和人间有一座天梯,是供天神下凡查看民情的,人类是无法攀登的,可是却伏羲有能力登上去。而那天梯的便是“建木”。

途中,伏羲遇见了素女,后者为他指点了建木的方向,为了表示感谢,伏羲把自己制作的“瑟”送给了素女。

一旦登上建木,便再也回不了头了!

这时,一阵刺激感冲击着李书生,似是那素女在奏响瑟为他,亦或者为伏羲送行。

那声音悲苦,凄惨,哀怨绝望。最终伏羲还是回头望去,而这一望,使他重重摔到了地面。

这时一位又像龙又像马的怪物对伏羲说:“人间有那么多人在受苦受难,他们需要你的帮助。你难道真的想抛下他们,一个人去天上么?”

伏羲选择留在了地面,成为了东方的始祖,万古的人皇。

鬼使神差地,李书生施展逍遥游向河面踏去,可他这次的步法与往常不同,如今的他更加的稳健,更加的迷幻,仿佛多重幻影般在水面游动,甚至他踏空的行迹丝毫不弱于在陆地与水面的步伐,尝试完这一套后,李书生便回到了船上。

尉迟首欣慰地打量着李书生,扔给了他一壶酒:“你小子,轻功又进一步啊,如今这天下轻功鲜有人能出你左右了。”

身后的何良运和曲向鱼同样惊喜地看着李书生。

许久后,几人渡过了河。

“几位,曲府风大,多加注意了。”

“多谢老先生。”

再向上走三里路,一座辉煌靓丽的府邸映入眼帘,两侧有湖畔衬托,仿佛身处湖中仙阁一般。

“曲府,到了。”

那座抛弃她如此多年的曲府,此刻仍旧如大山般屹立在此,曲向鱼的眼中满是复杂的神情,她对着家的恨意浓稠如污水,可却又有几分优柔寡断的温情掺杂其中。

看着眼前的府邸,李书生转过身来对尉迟首说道:“前辈,我与良运还要去见一位友人,可否麻烦前辈陪我娘进曲府。”

其实曲向鱼原先自己一人入曲府李书生也是很放心的,自己的娘亲他再清楚不过了,虽然话多了些,但是实力摆在那里,如若实力差了也不可能充当那武馆的女馆长。

“好。”尉迟首牵着马轻声应道。

“儿子,路上小心点,替我向怀心问个好。”

“知道了妈,您也多加照顾自己的身体,不久后我就来找您。”

几人分道之后,尉迟首和曲向鱼缓缓走向了曲府大门,拍了拍:

“二位,里面请。”

……

另一边,李书生和何良运两人正在往诸葛怀心的住处赶去。

世有千百不顺事,寒落楼前问水流。

羌笛方通天下度,知名知理断苍生。

此诗便是世人对那问水楼的传颂,而这问水楼的创建者,便是这位——诸葛怀心,江湖人称“卜先生”。

今日恰逢问水楼三年一度的座谈大会,每一届座谈大会时,诸葛怀心都会替人们占卜所求之事,可这并不是免费的,需要拿出一些诸葛怀心能看得上眼的宝贝才行,且只准十人占卜。

问水楼内外都浩浩荡荡地挤满了人,有的人是来占卜的,而其余的大多是想来凑个热闹,看看这大名鼎鼎的问水楼楼主到底是何等风采。

而真正有实力要来占卜的人大多聚集在二楼,每人都有一个盒子用以承装宝物。

正在众人交头接耳,议论各大小事宜的时候,一声空灵稚嫩的声音从三楼传来:

“诸位,时辰已到,还请承上宝物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