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当着原作者面装个大的(1 / 2)

“对了,我家是话剧院的,也算是行内人。我知道宋老师、高老师都不是一般人,咱们先小人后君子,我希望合约正规些,不想以后有什么纠纷。”

虽然从后世的经验来看,这两人确实没干过什么坑人的腌臜事,但凡事说在前头,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还是有必要的。

虽然这个话剧院的背景吓唬不了人,但相互之间就能达成一个平等的交易地位。

朴树在麦田地位为什么这么高?

宋柯一再强调要一年出一张专辑,朴树就是四年才出一张。

不排除私人交情因素,但他家北大的背景也是朴树任性的依仗。

“哈哈,这点王林同学尽管放心,我们都是敞亮人。”

“我知道,高老师家里是清华的,朴老师家里是北大的,宋老师和张老师都是音乐界大牛,这也是我来找你们的原因。”

“好,那你稍坐,亚冬、朴素别看了,招待一下,我去打印合同。”

宋柯说完,就出门打印合同去了。

“你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完全就是我的风格啊,我太喜欢了。”

“我怎么感觉这该是我写的呢?”

宋柯出去以后,高小松就充当起了谈话的主角。

拿起手里的谱子,是边看边赞。

嘿,还真就是你写的,我能告诉你吗?

“嗨,都是瞎写,没怎么好好读书,一点心思全在玩儿上了。”

王林假模假式的谦虚。

话说,当着原作者的面把他以后的歌曲拿出来,还挺刺激的,就跟偷情的时候被人堵在家里,假装下水道维修工一样。

“嗯,我感觉这首《平凡之路》起码有好几层楼那么高,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歌啊。”

“王林同学,能授权给我翻唱吗?”

“没问题,朴(piao)老师什么时候唱说一声就行。”

“朴,这个字念pu。”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装一次是装,装的次数多了就习惯了。

“王林同学,厉害啊。我从你的歌里看到了许巍、老狼、朴树,还有我自己。”

“歌曲涵盖摇滚、民谣、流行,甚至要有RAP。”

“你要是一心搞音乐,说实话,我们这些人都要没饭吃了,哈哈。”

这时已经专心看完所有谱子的张亚冬也开口说话。

“就像张老师你说的一样,我是站在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真正厉害的是你们才对。”

“要不然,以我一个毛头小子,哪儿有这个能耐啊。”

张亚冬以为王林是在谦虚,他不善言辞,只是摇了摇头。

“王林啊,你在创作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高小松对这首歌特别有感觉,就想了解一下王林的创作感想。

“嗯,我父母在我十岁那年就去世了,爷爷当时退休了照顾我,可是看的实在是太紧了。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读初中他老人家还要接送我上下学,学校离家也仅仅只有500米而已。”

“这么跟你说吧,在今年以前,我的生活范围就在东三条附近一公里,所以我特别渴望诗和远方。”

“那就对了,看你这首《曾经的你》和《平凡之路》,都可以称之为公路歌曲。看来你确实被压抑的够惨的。”

听完王林的回答,朴树也加入了进来,看似对王林的遭遇很有感触。

他父母是健在,但小的那会儿,他父母对他管教的也是特别严格,他是强扭着走自己的路的。

听完王林和朴树的话,高小松也是叹了口气。

他家是清华高知识分子世家,一路走来看起来自由洒脱,但小时候也是管教的特别严格的。

他是跟朴树一样,自己挣脱出来的。

一时间,两人对王林有了些惺惺相惜之感。

张亚冬也一样,他原本在老家大同已经结婚了的,老婆漂亮,俩人都在文工团工作,轻松加愉快。

为了追求音乐梦想,离婚了来BJ住地下室,当时已经有个儿子了,可以说是抛妻弃子,这些人里最不容易的就是他了。

他当时下定扎根BJ的决心和摆脱家庭束缚的难度,一点也不必朴树和高小松小。

刚才王林和高媛媛聊天他不是没听见,也不是不在乎,只是音乐才是他的终极追求,王林的谱子太吸引他了。

本来看这小子对自己女朋友聊的飞起还有些不高兴,现在也是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

“是不是只有像你们这样,拥有一个苦闷的过往,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