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电影拍摄那些小事(1 / 2)

“哈哈,王老师,稀客啊!”

王林分镜头画好的第二天,老爷子带着王林来到了话剧院赵院长的办公室。

青年艺术剧院和实验话剧院没合并前都是局级单位,老爷子当时是副局级。

合并后的话剧院是副部级单位。

老爷子虽然资历老,但级别跟赵院长差着两级呢。

这也就是在艺术团体里,轻级别而重资历,不然还真不好直接过来搭话。

“赵院长您客气,今天过来麻烦您了。”

“王老师这就见外了,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剧院能有今天您老的功劳可是永远的刻在丰碑上的,有什么事您尽管开口。”

赵院长也是滑头,又是功劳,又是丰碑的,这是生怕老爷子让他干什么违背原则的事情,堵他的嘴呢。

“哈哈,不至于,不至于。赵院长,这是我孙子王林,你是见过的。”

“他呢,从小在话剧院长大,对咱们话剧院和话剧都有着很深的感情。”

“这不,刚考上北电,就想把话剧搬上大荧幕拍成电影,按照米国《十二木怒汉》写了个《十二公民》的剧本。”

“找咱们院的导演老师、北电的导演老师和姜闻都看过,他们觉得都不错。”

“我也是有感于他这片对话剧的赤诚,让他拿来给您看看,指正指正。”

老爷子也是担任领导职务多年的人精,如果不是提前退休照顾王林,这会儿不说院长,副院长级别肯定有他一个。

说话也是滴水不漏,好像丝毫没有私情,全是出于公心。

“王林,快把你的剧本给赵院长看看。”

“诶,赵院长,麻烦您了。”

王林说着,恭敬的把剧本、分镜头脚本和预算一起递了过去。

“好,好,不愧是咱们话剧院出来的孩子,不忘初心。”

“王老师,王林,喝茶,我看看。”

涉及到工作,赵院长也不含糊,带上眼镜认真看了起来。

王林则跟着爷爷一起装模作样的喝茶。

“王老师,您有个好孙子啊。”

“就这剧本、分镜头的功力,已经完全可以胜任咱们剧院的正职编剧和导演岗位了。”

“王林,说说你的想法。”

赵院长看了大概有五六分钟,剧本、分镜头、预算都过了一遍,觉得是个不错的项目。

“好的,赵院长。”

“这个电影项目,从演员到幕后,我想全部用咱们话剧院的班底,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至于投资方面,我个人倒是可以全部承担,当然,如果剧院有意向,也可以参与投资。”

“至于所有的拍摄设备和摄影组成员,已经和北电联系好了,他们表示全力支持。”

王林没有跟赵院长说什么高大上的东西,那是他爷爷该说的,直入正题。

“嗯,215万。作为华国话剧界的领头羊,推广话剧责无旁贷,哪儿有让一个小辈全部出资的道理。”

“这样,剧院投资100万,占你点便宜,分五成的份额。”

“王老师,您看怎么样?”

赵院长是确实看好这个剧本。

而且出资不多,还全部用话剧院班底,这做出来就是他的成绩啊,没说的,必须支持。

“赵院长这一片拳拳爱护之心,老头子还有什么好说的,真真是给您添麻烦了。”

“王老师客气了,您可是咱们剧院的老艺术家,一切都是应当应分的。”

“王老师稍坐,我让小田和小孟过来一起聊聊,咱们既然要做,就做好一些,让他两位给王林打打下手,拾遗补缺。”

赵院长说着就喊来了秘书,让他去通知田沁心和孟金辉过来。

此时的田沁心和孟金辉都已入行十年,正是事业上升期,虽然还没有后世那么多作品,但在话剧院和话剧界的知名度已经打开了。

二人来了以后,听说王林要把话剧搬上大荧幕,也都是非常感兴趣,众人又是一阵热络的畅谈。

至于给王林打下手,要说膈应肯定是有些的,但也不是那么在乎。

王林也算是他们看着长大的,熟的很。

而且王老爷子还在那里坐着呢,自己刚入行的时候人家就已经是副局级的领导,这个面子得给。

众人聊了一阵,老爷子回家,王林则是和他的两位副导演开始商量起演职人员安排的事情了。

十二个人,原版是十二个老爷们,还是照抄的《十二怒汉》,既然是公民,肯定是要有女性角色的。

改,换两个女性角色。

更改以后的十二位主演名单如下:

1号陪审员法学院助教:袁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