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去薪洪(1 / 2)

此时,李更生感觉很奇妙,他闭上眼睛,依靠先前的记忆,当做没闭眼睛。

不远处应该是个路灯,数米外一块写有‘江北’的岩石,以及更远处还有灌木等。

于是,在脑海中,他勾勒出一个‘江北湿地公园’的蜃境。

依托于这种想象出来的虚幻景色,他开始挪腾步伐,施展百骸会元中基础的攻伐技巧。

不经意间,他突然心中一动,欺身至岩石近前,往前拍了拍,手掌传来坚硬与冰冷的感觉。

思维超导这个状态,比他想的更加奇妙。

“很快我就可以彻底熟悉这个状态,”他冒出这个想法的同时,立刻就将其否认。

因为,该种状态还有太多没明确,包括这个持续时间。

“三十分钟恐怕是我脑子承受的界限。”

这方面,他认为以后可能得到改善。

但无论如何,都需要大量该状态下的积累。

他不想那么多,继续开始训练。

凌晨4点07分。

还未到早间,李更生回到家中吃了米糊,擦拭身体后迅速上床睡觉。

他现在每天的锻炼时间会控制在4~5个小时,因为他从小就没有停止过锻炼,身体可以承受这个强度。

他每次都不会练太久,细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是李更生的方针。

早上七点,闹钟再度响起,他便喝了两口东西又去到那个公园位置。

他没有喝牛奶,是因为这会造成肠胃负担,他选择的是超市打折买的生理盐水,往里面添一些葡萄糖。

清晨已经有不少人来晨练,在当今时代下,尚武成风,早上公园都有许多人。

实际上,不论是学生,还是预备武者,甚至是武者,他们都需要足够的耐力训练。

身体,必然用进废退,没有人会忽视这个问题。

早间。

刘一河同样在早上来到公园,他穿着跑鞋,手腕上是智能表,上面会记录他的运动状态,以及能量消耗。

他刚来到平时跑步的路径点上,便看见李更生从不远处往这里跑来。

“这家伙还真没跟我吹牛,”他开始热身,直接慢跑,干脆跟在李更生后面。

他加速,很快就与李更生并排。

“李子,”他喊了李更生的外号。

“什么事?”李更生没有喘气,晨练对他而言十年如一日,每周要么在学校跑,要么休息日在公园跑。

当前配速,他很是轻松。

“你武道成绩这么差,理科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考虑理科大学?未来可以去企业做管理层,年薪百万。”根据刘一河的实际观察,很多人不选武科,是因为受不了,太苦了。

武科必须全天候把身体转动起来,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特别是对十岁以下的儿童来说,累成这样没几个愿意。

对此,太夏国出台了不少政策,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仍旧有一半以上的儿童难以持续高强度训练。

李更生一边跑步,一边用手指了指不远处,那是公园里的锻炼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