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1)

自殷国建立伊始,岁月悠悠,历经数代帝王更迭,终于传到了殷纣手中。然而,这位年轻的君主却与先辈们截然不同。

殷纣终日沉迷于妲己的美貌之中,无法自拔。他对酒色有着极度的嗜好,终日沉醉于美酒佳肴和放荡不羁的享乐之中。宫廷内夜夜笙歌,歌舞升平,而国家政事则被抛诸脑后。

殷纣荒废朝政,对国家的治理漠不关心。他将权力下放给奸臣佞吏,任由他们欺压百姓、贪污受贿。社会秩序逐渐混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此外,殷纣还极度宠溺女性,不仅对妲己言听计从,还广纳美女入宫,供自己纵情声色。这种放纵行为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但殷纣却视若无睹,继续我行我素。

在殷纣残暴不仁的统治之下,天下苍生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其充满了愤恨与怨怒;而各路诸侯也都人心惶惶,生怕一个不小心触怒了这位暴君,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于是纷纷选择明哲保身,离他远远的。

然而面对如此众叛亲离之境,纣王不仅没有丝毫悔过之心,反而是变本加厉地残害自己的臣民。

他想出各种残忍至极的刑罚来折磨那些敢于反抗或者只是让他看不顺眼的人,并将这些酷刑命名为“炮格”——即把受刑之人绑在一根涂满油脂的巨大铜柱之上,然后命人在柱子下方燃起熊熊炭火。受刑者必须艰难地在铜柱上攀爬,稍有不慎便会失手坠落,掉入那片炙热无比的火海之中,被烧成灰烬。

尽管纣王如此暴虐无道,但还是有人迫于无奈继续留在他身边为其效力,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西伯昌、九侯以及鄂侯这三位大臣。他们被封为“三公”,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却是如履薄冰,每日战战兢兢,生怕哪天纣王心情不好拿他们开刀问斩。

在如此昏暗无道的统治之下,曾经繁荣昌盛的殷国逐渐走上了衰败之路,国家实力日益衰退,内忧外患接踵而至。

周边的各个诸侯国眼见殷国势微,纷纷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暗中窥伺时机,企图趁虚而入发动侵略战争。与此同时,殷国内部也是问题百出、纷争不断,老百姓对统治者的怨气如沸水般翻腾不息,各地起义事件频频发生。

就在这混乱动荡之际,西伯侯姬昌回到自己的封国,并在暗地里默默地修身养性、培养高尚品德,同时大力推行仁政善举。许多诸侯国都被他的仁德所折服,纷纷背弃纣王而归附于西伯侯麾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伯侯的威望和势力越发强大,而纣王则因为众叛亲离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地位。

此时,商朝的王子比干挺身而出,向纣王进谏直言,但纣王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告。商容作为一名德才兼备之人,深受百姓爱戴,但纣王却将其罢免官职。

无奈之下,商容只得离开殷商。然而,比干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义正言辞地说道:“身为臣子,若不能拼死劝谏君王,那便是不忠不义之徒!”

于是,他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继续冒着失去生命的巨大风险向纣王直言进谏。然而,谁能料到纣王会突然之间勃然大怒,脸上露出狰狞可怖的神色,竟然恶狠狠地说出这样一句话:“朕曾经听说过,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窍!”他的话语尚未落下,就立即下令让手下的人将比干的胸膛剖开,然后硬生生地把他那还在跳动的心脏挖出来,放在眼前仔细端详把玩。

亲眼目睹了如此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一幕的箕子,被吓得魂飞魄散,浑身颤抖不止。他非常害怕自己也会遭受同样悲惨的命运,成为下一个被残害的对象。于是,箕子决定铤而走险,干脆装作精神失常、疯疯癫癫的样子,主动跑到别人家里去做奴隶。纣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随即便派人将箕子关押囚禁起来。

最终,就连殷商国家的太师和少师也实在难以忍受这种充满恐惧和压迫的可怕氛围,他们迫不及待地带着祭祀所使用的器具以及演奏音乐的乐器,匆匆忙忙地逃离殷国,前往周国寻求庇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