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祸临头26(1 / 2)

浩然山,坐落于长安城东,长宽各百里有余,高度不详,山的上半身长年隐没在云海之中。

据典籍记载,当年此处乃是一片荒野,至圣先师以文入道教化万民,得天大功德成就圣人果位,后来,走遍四海八荒,从四大部洲搬来无数灵山汇聚于此,运用大神术建立了书院。

故而,人们又俗称浩然山为:书山。

至圣先师门下弟子三千,最后只有一位弟子继承衣钵,成就文圣果位,也就是如今的书院院长。

文圣一脉桃李遍天下,门下弟子无数,能成为亲传弟子者,仅仅只有九位而已。

中土神洲共有三十六洞天福地,其中,有三十四处乃是天生地养,只有两处是后天而成,被圣人以莫大神通硬生生打造出来。

那便是书院的浩然山,和武院的天王山。

浩然山风景秀丽灵气逼人,天下文运皆聚集于此,乃是修行的风水宝地,半山腰以下,亭台楼阁林立,仙鹤长鸣灵禽飞舞,奇石嶙峋瀑布飞泻,说是人间仙境也不为过,无数书院的普通弟子尽在此居住修行求学。

半山腰以上,有阵法阻碍,普通弟子无法进入,那便是书院的二层楼,九大亲传弟子的居住修行之所。

二层楼,灵气浓郁到了极致,风景却是普普通通,与普通山脉无异。

一处水潭,有瀑布从悬崖掉落,溅起滔天波浪,水质清澈见底,水潭不远处,有一块光滑礁石,其上,有一女子正盘膝而坐。

一袭白衣英姿飒爽,女子头顶圆形草帽,一束面纱遮住容颜,双目紧闭,只看得见长长的睫毛楚楚动人。

修长的娇躯被紧身白衣衬托的凹凸有致,皮肤如白玉胜雪,整个人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平静似水,与不远处的汹涌瀑布形成一静一动,就像是,一幅画。

良久,女子腰间一枚玉佩突然急速闪烁着白光,只见她缓缓睁开眼睛,一双明眸中射出两道剑气,将瀑布一斩而断。

水潭猛然炸裂开来,一把绿色长剑自水底一飞冲天,剑气纵横直冲霄汉,女子一声长啸,杀机四溢,身影掠向半空,驾驭飞剑一闪而没。

浩然山最高处,山顶,有一座木质阁楼,周围有树有花,猴子在树上跳跃,树下有鸡鸭在觅食,不远处还有一头老黄牛趴在地上睡觉,一位十岁左右的青衣童子正撅着屁股盯着水池里的鱼儿游来游去,聚精会神的模样甚是可爱。

阁楼内,有须发皆白的老儒生正津津有味的吃着烤鱼,神情满足一脸陶醉之色,就在这时,他眉头一皱,用衣角擦了擦嘴角油渍,摇了摇头,叹道:“唉,这鱼的味道刚刚好,就是火候还差了点”,说完便转过身推开窗户,冲院子里的童子喊道:

“小九,过来”

青衣童子闻言急忙起身,顾不得拍打身上泥土,一溜小跑来到窗户边,弯腰行礼道:“夫子”

老儒生眨眨眼,一脸温和笑道:“去,找你大师兄,让他去趟长安县衙,就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童子重重点了点头,似乎很喜欢那个大师兄,转身便跑,耳边又传来老儒生的声音:

“回来的时候带两斤羊肉,一壶杏花村”

童子停下脚步,转过身,嘴里嘟囔着:“夫子,弟子没钱啊”

“瞎说,你上次回家的时候,不是带回来十两银子吗?”

“可是…可是都已经给夫子买吃的花光了啊”

童子一脸委屈,老儒生老脸一红,随即若无其事的样子,一脸慈祥的笑道:“你大师兄有钱,找他要”

童子闻言兴奋点头,一溜烟顺着小道往山下跑去。

书院二层楼区域,共有九座山峰,环山顶而绕,似乎蕴含某种阵法,以九宫之势互为犄角,每一座山峰均居住着一位亲传弟子。

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峰,有三间茅草屋,外观简陋,里面却极其干净整洁,打扫的一尘不染,除了一张床,摆放的全是书架和书,说是书屋也不为过。

茅草屋前有一颗大柳树,树下趴着一条大黑狗,旁边草地上躺着一个人,睡意正酣,口水顺着嘴角流到胳膊上,神情有些猥琐。

“大师兄,我来啦,大师兄…”

稚嫩的声音传来,大黑狗双眼一瞪,似乎有些恐惧,脑袋顶了顶旁边的家伙,然后一溜烟消失了。

那人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当再次听到童子声音后,瞬间像变了一个人,威严正坐,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卷书籍,一副认真读书的样子。

看模样,三十多岁,皮肤白净五官还算端正,一脸的憨厚相。

一身青衫布衣,腰间挂着一只青葫芦,书卷气十足,俨然一位乡村私塾的教书先生。

“大师兄,大师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