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121(1 / 2)

   对着空白的墙发了阵呆,冷不丁,艾薇又想起她和郁墨做的基因匹配结果。

   零。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双方都不会被对方吸引。

   难怪,当初艾薇主动追求郁墨好久,他婉拒多次后才接受……后来分手,也是郁墨提出。

   他很温和地说,两人不适合做情侣。

   或许真的不合适吧。

   艾薇在这午后忽然有点莫名的情绪,她发一阵呆,又收到新一轮择偶意向调查表的宣传。这种基于基因和填写表格而起的新潮择偶方式,在今年没有受到去年那么重的阻力。。

   每个人将自己的详细信息和血样、毛发样本上传到数据库,并填写自己的择偶标准。

   大数据会优先筛选出满足他们择偶标准的人,并进一步通过基因来判定匹配度。茫茫人海中,只有都符合彼此要求、匹配度达一定百分比的两人,才会被锁定、互相推送联系方式。

   大数据将想买的东西推送到眼前,将“可能感兴趣”的新闻、热点、讨论、社群将人满满当当包围。资本家恨不得将人眼能看到的一切都填满广告,大家不再关心诚挚的爱,一边期许能够获得灵魂伴侣,一边又拒绝了解另一个人的灵魂……

   难道数据检测出的基因匹配度就能称之为永恒的爱吗?

   艾薇不明白。

   所幸这种情绪没有困扰她太久,小小休息后,她便精神满满地开始了例行巡逻和搜查。

   因为队伍中还有预备学员,这次的探险持续时间并不长,也没有深入腹地。更惊奇的是,他们一路上都没怎么遇到人工智能的伏击,几次拆弹和卸服务器都异常顺利——还有艾薇成功组织的那半个空间转换。

   一行人安然无恙地回到训练基地后,被要求去基地医院做例行的身体检查。

   人工智能掌握了一部分仿生人制造技术,历史上曾经有过惨重的先例,某一个探险队成员在荒废区中被人工智能捕获,后者利用仿生技术做了一个长相外貌性格都一模一样的“人类”,将他悄悄安插在安全区中。

   直到后来某次体检中,对方的基因测试没有通过,才彻底暴露。

   但对方已经给人工智能转移了不少信息。

   自那件事之后,每一个从荒废区重回安全区的人,都需要接受血样抽检和身体检查,以确定他们还是原来的那个“人”。

   抽血采样时,艾薇排在洛林的身后。

   现在的抽血化验技术较百年前有着质的飞跃,每次取样只需要从指尖取一点点血,但涉及到军事的管控会严格一些,抽血量也会相对应地多一些。

   艾薇数了数,近三个月已经被抽了四管血。

   她苦着一张脸。

   刚刚抽血完毕的洛林已经戴好手套。

   他起身,将座位让给她,难得问了一句:“你害怕抽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