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逃亡中的危机43(1 / 2)

王长生不由暗中竖了个大拇指,向着城西的城门方向而去。

他不敢在城里停留了,因为他知道在修真界有着很多的追踪法门,可以显影回溯,可以根据血液追踪,也可以根据气息追踪,多的是办法。

必须马上离开黑龙城,等到风波过去或者找到解决办法再回来。

否则,他的小命将要不保。

在他身后,那个红发老头所在的方位,几道流光向着几个方向而去。

很快,一道道的遁光就从四面八方出现,纷纷向着那个红发老头聚集。

王长生回过头,看到一个个的修士御剑虚空,正在与红发老头商量着什么。

他心中一凛......这是那老头摇人了,想要开始大规模的搜索追查了。

感应到危机的加强,王长生不由加快了几分脚步,给自己也贴上了一张轻身符,让速度加快了几分。

达到城西的城门时,他看到很多头戴斗篷的人在匆匆出城,而城楼上的守卫士兵也比以前多了不少。

好在,那些士兵对于头戴斗篷的人并不阻拦,显然是司空见惯了。

走出城门,看到前方宏大的黑龙山脉,王长生不由心生感慨。

说起来,他被红光从蓝星带出来之后,降落的地点就是黑龙山脉,自从被杨兰英带到黑龙城之后,就再也没有踏出城门一步。

现在因为面临着追杀,生死危机逼迫下,他不得不逃出城,进入黑龙山脉躲避。

他进入黑龙城已经接近五年时间,距离百年一次的大型兽潮也就还有五年左右。

不管情况怎么变化,五年之内,他必须离开黑龙山脉,甚至离开黑龙城去其他城池,否则就会被兽潮淹没,死无全尸。

出了城门的那些人,无论是戴着斗篷的还是不戴斗篷的,都是不再缓慢的步行,要么脚踏飞剑,要么打开灵兽袋放出灵兽,要么放出飞行法器,最次的也是迈开大步开始狂奔。

所有从城西出来的人,都是向着黑龙山脉而去。

王长生有样学样,给自己贴上一张一阶上品的疾风符增加速度,又给自己贴上一张一阶上品的金刚符增强体能,迈开双腿,向着黑龙山脉狂奔。

他现在每秒钟的奔跑速度达到了二十米,有了金刚符增强体力,又有速度符箓加持,他很快就达到了每秒钟四十米的速度,如同一阵风一般,很快就消失在西门士兵的眼中。

他的目标很明确,直奔他以前降落的地点,想要先来一个旧地重游,然后以那里为中心,开始探索黑龙山脉。

仅仅是差不多二十分钟的时间,他就越过了上百里,到了上次的那个山头上。

此时正在春夏之交,这里已经面目全非,被重新长出来的绿草和灌木所遮盖,看不到上次那种血腥的场面了。

只是,在几个熟悉的位置,他还是再次找到了几根小孩的骨骼。

想起当日的惨烈景象,王长生还是在附近游走了一圈,把那些骨骼收敛到一起,用镐头挖了个坑,给他们合葬在一起,立了个坟包。

他拿出一个罗盘,这是一个极品法器,功能强大,用途众多。

它可以寻灵脉、地脉、矿脉,可以协助布阵,可以感应前路吉凶,可以追踪别人,可以发现别人的追踪手段,还能屏蔽自身的气息。

王长生往罗盘中注入法力,开始查看自己身上,结果并没有发现什么追踪印记。

罗盘的指针在疯狂的转动,最后停在了一个方向,指向了密林深处。

见到这一幕,王长生产生了几分兴趣,放开了五感,沿着罗盘指针指示的方向前行。

他不敢用御物术御剑或者御刀飞行,因为他现在御物飞行虽然很平稳,速度只能达到一秒钟一米的速度,在空中就是个靶子,容易遭到飞行生物的攻击。

至于使用飞舟飞行,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他现在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不知道要去往何方。

因此,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步行,先跟着罗盘探查一下,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密林中各种生物众多,王长生没有再像之前一样急速前行,而是施展灵蛇步,缓慢的游走,一边走一边查看着周围的动静。

他现在的五感已经今非昔比,感应范围已经达到了八十米。

在他的视觉和听觉配合下,方圆一百六十米的范围内,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朵和眼睛,而那些怪异的气味也逃不过他的鼻子,体表的触感也是非常的敏锐。

有了这四种感觉的相助,他能快速感应到周围环境的变化,更快的做出应对。

随着一步步的深入,罗盘的指针经常性的开始摆动。

根据罗盘的指示,王长生不断调整着前进的方向,一座座的山头被他甩在身后。

这一路上,层出不穷的各种大小动物和虫子都出现在他的感应中。

面对一些有危险性的虫子和蛇类,王长生都是敬而远之,反倒是一些体型大一些的狼和野猪之类,王长生却是毫不畏惧,并没有刻意的避让。

感应到王长生身上的法力威压,这些还不入阶的普通野兽都是主动避让,并没有想要跟他对抗的想法。

当王长生停下脚步时,他已经深入了上百公里,正站在一个山谷的上方。

他沿着山谷四周的山脊走了一圈,发现罗盘的指针跟着转动,直直的指向了眼前的这个山谷。

很显然,如果罗盘的指示没有出错的话,眼前的这个山谷必然有着好东西,灵脉、地脉、矿脉,或者天材地宝。

只是,他放开五感之后,眼前的山谷给他一种极度危险的感觉,仿佛一头危险的巨兽张开了大口一般。

而这个山谷也确实是不凡。

山谷方圆差不多四里,里面草木浓密,几乎看不到地面的泥土山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