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福品香(1 / 2)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有时候,这三分天意,才是真正注定事物发展的缘由。

王胜浩小憩后,母亲让其去给市坊的福品香的胡掌柜送去腌好的泡菜。

那是满满一大坛子泡菜,色泽鲜亮,清香透净,胡掌柜是王胜浩他爹小时候的玩伴,两个人都没能闯出扶县。

胡掌柜帮着李姓一家打理酒楼,能拿个好工钱,手头还算宽裕,时不时会买些卤肉烧酒来找王胜浩他爹小聚。

有次喝酒吃过王胜浩他娘腌的泡菜,就怎么也忘不掉了,凡是以后喝酒吃肉总要就着吃些,才好下口。

王胜浩转眼就来到了福品香,在扶县这样的小县城中,福品香店面还算是比较气派,漆红的梁柱,雕画的墙壁,俨然要装出些纸醉金迷来。

店小二见是王胜浩来了,跟他打了个趣,

“王哥,过了饭点儿才来,这让小弟怎么安排啊?”

王胜浩虽然心情低落,但是已过二十的他,也不得不去应这些场面话。

“这几天忙着收拾自家那一亩三分地,改日坐坐,喝酒吃肉。”

王胜浩也不讨厌这个店小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但有股刻意的圆滑,可是腿脚勤快,有事情也是抢在前头的,品性不坏。

“好啊,王哥,听说再过几日胡掌柜要出趟远门,李大人那边说是先歇店修整,春季也不是旺季,省些开销下来。”

王胜浩回道,

“那赶巧了,我娘让我把这坛子腌菜拿给胡掌柜,正好路上也能配干粮吃。”

店小二一拍脑门,赶忙上前把坛子接过来,

“光顾着跟王哥说话了,让王哥一直抱个大坛子。”

抱过来后掂了掂,

“嘿呦,这可不少腌菜呢,我这就叫胡掌柜下来,他在楼上做账呢。”

王胜浩应过后,店小二讲坛子放在身侧的一张饭桌上,跑上楼去喊掌柜去了。

福品香这么多年变化甚少,应是没有余钱去搞翻新,漆过的木头椅子也渐渐包起了浆,几个大酒坛子依旧摆在门口的柜台后,浅浅落了一层灰,今年估计连酒水都没敢多进货。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胜浩,快进来,别在门口站着,找地方坐。”

胡掌柜声音很粗,操着一口浓重的北方话,一股子热情劲儿直让王胜浩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胡掌柜穿了一身体面的长服,腰间不断放松的佩带,诉说着中年人身材走形的无奈。

“胡叔。”王胜浩叫了一声。

“好,那个,三秋你去挑着拿些好果子来,就是昨天新买的那一批。”

三秋连忙答应,三秋是店小二的小名,因为他是立秋后第三天生人。

王胜浩一听胡掌柜要给自己拿水果,赶忙谢绝,

“胡叔,我是来给胡叔送泡菜的,还能拿您的东西不是。”

胡掌柜听闻,作了副生气模样,但是手下还不忘着去提壶拿碗,要给王胜浩倒碗水来解渴。

“你看你,还跟我见什么外,你爹光着腚跑的时候,我俩都认识了,这水果拿回去给你娘吃,对女人家身子格外有好处。”

这下王胜浩推脱不掉了,只好谢过,连忙起身去接胡掌柜手中的水壶。

“胡叔,我来倒,您坐,您坐。”

两人润了润嗓,有的没的聊了几句,本是不该谈关于白塔教的事,但是谁叫今日是谷雨,正是那白塔教收录弟子的公示日。

其实,胡掌柜与王胜浩一样关心这个日子,胡掌柜打心底喜欢胜浩这小子,踏踏实实的,而且从那么小一直看着长大,今一早就提前派三秋去公告栏那里打探了情况,知道王胜浩又落榜了,难免也跟着难受起来。

“胜浩,你听胡叔给你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在哪一行,你只要做精了,都能有建树。”

王胜浩点了点头,他也听出来话中的劝慰之意。

“你胡叔听李家那边说了,确定白塔教就是今年迁址,说是泰平山脉什么灵气不足,依我看啊,是他那教派内出了什么问题,打幌子的理由罢了。”

王胜浩不知回些什么,只好点头表示认可。

二人说话间,一个丫头走了出来,那丫头皮肤有些发黑,发色暗红,一双小眼睛和胡掌柜一模一样,手上端着一篮子水果,摇摇晃晃走过来,十来岁年纪。

来人名叫胡谷娣,胡掌柜的二女儿,从名字就能看出,掌柜求子心切。

但是对女儿也是爱护有加,头上竖起的辫子,整洁的衣衫,新缝的布鞋,都能看出胡掌柜的用心。

胡掌柜看是女儿来了,转身过去把篮子接了过来,问道,

“三秋那小子呢,不是让他去拿么?”

谷娣笑嘻嘻的答道,

“爹,是我要拿出来的,我听说是胜浩哥来了,都有些时日没见到了,赶忙出来见一面。”

返回